在世卫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排序第二。目前我国报道该病的发病率为17.3%,全国有2亿多患者,每年用于颈椎病治疗的费用高达5亿多人民币。
引起颈椎病的危险因素
1工作姿势不当。长期伏案工作,或头颈固定某一姿势工作,持续的紧张,易形成慢性劳损,导致颈椎病。
2不良的睡眠体位。睡觉使用过高的枕头,相当于整个睡眠时间中都被迫处于低头,意味着在白天工作之外,又给脖子增添负担。如果白天伏案工作8小时,晚上再低头睡觉8小时,就等于一天中有16小时都在低头工作,极易引起颈椎病。
3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人都爱躺着看电视,此时由于人的躯体活动较少,头部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使颈部肌肉疲劳僵硬,当头部转动时,肌肉应答能力就会减弱,导致关节错缝、肌肉扭伤,诱发颈椎病。
4局部受寒。受寒会使局部血管肌肉收缩,久之会导致肌肉张力增高、失去弹性,从而易于损伤,引起颈椎病。
日常生活中防治颈椎病的小妙招
1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要使案台与座椅高度相称,避免过度低头屈颈,半坡式的斜面办公桌较好。工作中,做短暂的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回环运动。
2睡觉习惯高枕头的人必须改成低枕头,且应枕在颈部而非头部,正常人仰卧位枕高应在8~10厘米左右,侧卧与肩等高,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异,约与个人拳头等高为好。这样睡眠状态时脊柱仍处于一条直线上,有效地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紧张。
3正确的看电视姿势应是坐位。且每看15分钟左右要活动一下颈部,变换一下姿势。
4颈部保暖。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天气冷、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炎热季节,空调温度不能太低。
与青壮年颈椎病患者不同,老年人患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劳损退变疾患,与长期的屈颈或伸颈动作有关,其病变是难以逆转的,但我们可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其急性发作或继续恶化。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到老年后,肝肾之气逐渐衰退,精血亏虚,筋骨失去濡养,骨质日渐疏松。强直和超负荷的颈部活动,使老年人颈椎劳损,风寒湿邪易乘虚而入,引起颈部及周围的肌肉韧带发僵变硬、肥厚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病变,在临床上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
老年人退休后,有些爱从事棋、牌、麻将类娱乐性活动,时间超长,有些在家看电视时间过长,还有些老年知识分子退休后,从事伏案工作,看书、写作超时超量,造成颈椎间盘的老化与退行性改变等颈椎病症。
老年患者颈椎病的预防保健
1老年人要了解一些有关颈椎病的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手段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2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定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3在忙碌之余,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性增强,从而有利于颈部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适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4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用,合理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关节退变的作用。
End
名医介绍
赵永刚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会员,全国高级推拿进修班讲师,原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奠基人之一。自少年时随从名老中医学习后又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曾获得国家级、院级科研成果奖三项,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中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治疗优势病种:1.颈肩腰腿痛、颈源性类冠心病、颈源性高血压、颈源性视力障碍、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四肢多发性骨折、骨不愈合等2.中医正骨,主治脊柱小关节紊乱,四肢关节脱位、半脱位,畸形3.脊柱椎间盘病变,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及各种骨关节急、慢性运动性损伤4.各种软组织病变,痛症、筋膜炎、肌腱炎、韧带炎、腱鞘炎、肌纤维织炎、滑膜炎、腱鞘囊肿等5.特色诊断???出诊时间:周二上午(预约制)预约-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