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蜂窝织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收藏这份潮汕ldquo秘方rdqu
TUhjnbcbe - 2020/12/28 8:09:00
北京看白癜风光疗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35.脓性指(趾)头炎(指目蛇、蟹叉、脚目蛇)及脱疽

初起发炎指(趾)头有针刺感,后肿胀,发热,持续痛,手垂时加剧。此为脓性指(趾)头炎,俗称蛇头。生于指头者称指目蛇;生于脚目者称脚目蛇;于手丫者称蟹叉。因筋脉受寒湿火*侵犯,指(趾)端发冷、刺痛,夜间尤甚,多见下肢,重者引起指(趾)骨节坏死脱落,称脱疽(闭塞性脉管炎)。

(1)初起:

①外贴,鹅屎、生桐油,捣贴痛处。或涂藤心,捣红糖贴。

②内服,尖刀草25克、土*莲15克,水煎冲红糖服。

(2)通治:

①外贴:蛇舌草、天文草、节节花、葫蝇翼各等量,捣烂:如痛处无红肿者和酒贴,有红肿者调鸡蛋清贴。

②内服,带藤苦栋、淹水芽江、倒盖菊、山白菊各25克,水煎冲红糖服。

(3)手指蛇:*花仔、*花蟛蜞草各等量,捣烂加酒贴。

(4)蟹叉:

①外贴,水蟹脚3只、雄*10克,捣烂贴痛处。或用刺刁叶,捣酒头糟贴。

②内服,刺刁根克,浸酒克,每次一杯,日服三次。

(5)脚目蛇:水竹草捣烂加酒贴。

(6)足趾蛇疮:倒盖菊、独脚莲、带藤苦栋各等量,捣烂加酒贴。

(7)脱疽:菊花叶、芙蓉花叶、大麦、茶叶渣各等量,捣烂贴。

36.淋巴结炎(生犊、瓜、串、痰结、瘰疬)

由细菌侵入,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为淋巴结炎。常见腹股沟、腋窝、颈项等处。若单个淋巴结肿大,微痛者,称生犊;若肿胀较大,可为多发,疼痛较剧者,称生瓜(多发性脓肿);若数个相连,累累如贯珠,称生串;若生于颈项、耳后,单个或多个,无红肿而坚实,推而能动,病呈慢缓者,称痰结;若粘连成饼,推而不动,慢性进行者,称瘰疬(淋巴结核)。

(1)生犊:

①一枝香、鼠乳根各50克,水煎取汤和乌豆煮服。另取适量和埔银叶10克、酒头糟适量,捣烂外贴。

②埔银根15克,水煎取汤再煮青皮鸭蛋一粒(带壳),单吃鸭蛋,若发现鸭蛋有破损、变色,均不能吃。

(2)生串:

①饭蕉芋、独脚莲各等量,捣冷粥贴。

②钮茄叶、茶籽籶适量,捣烂外贴。另用钮茄根25克,水煎冲红糖服。

③猪哥刺头克,叶下红50克,水煎冲红糖服。

(3)生瓜:

①瓜仔草克,水煎加酒少许服。或将瓜仔草捣烂,炖酒内服。外贴:用豆腐渣捣芒硝,或瓜仔草和埔银叶捣泥加酒贴。

②马鞭草、涂藤叶、声下仔、芙蓉叶各等量,捣酒头糟外贴。

(4)生疬:

①粉藤卵、*枝根、刺刁根、虎姆刺根、猫仔刺头各25克,水煎取汤,和猪肉煮食,连服多次。

②粉藤头25克,山甘草50克,水煎服,连服数天。

37.痈疽肿*

化脓性细菌引起局部急性炎症,致局部红、肿、热、痛,形成脓头,若脓头呈多个者且范围较大,外观如蜂窝,称为痈;若局部炎症范围较大,脓肿形成,有波动感,伴寒战发热,称蜂窝织炎。若脓肿波及皮肤表层,称浅在性脓肿,波及肌肉深层者,称深肌脓肿。若生于足部由下向上穿破者,称串盘,不穿破于足跟部者为后瘾。

(1)浅表疮疡脓肿:

①龙胆草、四方枝苦草、六角英、耳勾草、粉藤叶、芙蓉叶、四方枝苦栋、埔银、独脚莲、消山虎、叶下红、带藤苦栋、天文草、倒盖菊、毛射、山麻,任选两种或三种,捣烂和红糖或蜜,外贴。

②大号乳汁草、烟丝、甜饭各适量,捣烂外贴。

③粟草(稀签草)50克至克,水煎取汤和青皮鸭蛋煮服。

④疮肿溃瘙,久不收口:龙船花叶,烫沸米汤后贴疮面。

(2)深肌脓肿:属阴症(未穿破),钮茄叶、马鞍藤叶,若患者不发热,捣酒贴,有热者加盐及臭风咸菜捣贴。属阳症者,芙蓉叶、稀签草、鸡绸叶,捣烂和鸡蛋清贴。

(3)包裹痈、蜂窝织炎:

①外贴,龙鳞草,鸡绸叶捣烂和蜜、鸡蛋清贴。内服,龙鳞草、绿豆各50克,水煮和红糖服。

②内服:龙鳞草、蛇舌草各25克,刺刁根、芙蓉根各15克,鲎脚菜5克,共浸酒克,饭后分服。外贴,生荖叶、田石榴、耳勾花、宝珠草,捣烂和红糖贴。

(4)枕头痈:臭风仔25克,龙鳞草、蛇舌草各克,捣,浸酒半小时,喝酒,渣捣泥贴。

(5)背部痈:

①外贴,虎姆刺头、六月雪、鸡绸树叶各适量,和冷粥捣烂贴。

②内服:山葡萄根50克、带藤苦栋25克,土银花藤叶、蒲公英各20克,水煎服。

(6)对口痈:

①内服,蛇舌草、龙鳞草、关刀芼、淹水芽江各克,金狮藤、刺刁根各25克,捣碎,浸米酒克,分多次服。

②外贴,白饭菜、涂藤叶、生荖叶、*花山鸭舌草各适量,捣烂和红糖服。

(7)肩部糜烂:毛射50克、午时花40克、水蟹一只,水煮内服,外贴午时花。

(8)肝尾痈:蛇舌草克,独叶芼、鸡骨草各50克,捣碎,浸米酒克,取汁分4次服。渣捣烂贴。

(9)串盘:

①三稔萄草头、肥皂、盐,捣烂贴。

②白花猪母菜,捣烂取汁服,渣贴。

(10)后瘾:粉藤头、苦栋叶、生地、白芷,捣烂贴。

(11)臁疮:猪脚筒骨、茶籽籶煅存性和茶油调抹。

38.附骨疽(骨结核)

病菌侵入深肌达骨髓腔内,致局部组织糜烂,骨质损坏经久不愈,流脓血*水,气味腥臭;为附骨疽(慢性骨髓炎);由结核杆菌引起,称骨结核。

(1)哈巴刺、橄榄根、刺葱根、刺江亩各50克,共浸酒克,分多次服,或上药各取25克,水煎取汤,和瘦猪肉煮食。常服。

(2)石祈蛇、艾各50克,哈巴刺根克,浸酒克,分多次内服。外贴,哈巴叶克、独脚莲克,捣酒头糟贴;若经久不愈,加田螺肉5粒、梅片5分,捣贴。

(3)疮溃流脓不止:五爪藤,捣烂贴,每天换药两次。

(4)疮溃久不收口,时流*水:水龙骨(即粘船用过的旧桐油灰

(4)块,煅存性)克,枯矾、雄*、轻粉各10克,梅片5克,共研极细末,调茶油外抹。

(5)疮溃后期,轻度发热,久久不退,消瘦倦怠,筋骨酸痛,无力:金龟藤、土银花藤、乌豆各50克,水煎冲红糖服。

(6)水高厘30克、哈吧刺、*蛇根各50克,葫来学40克,川山龙、伸筋藤、红蛇根各20克,金龟藤、龙鳞草各15克,刺江亩、山葡萄各30克,煎水服、久年的加红心杏根克,油甘根(去表皮)克,连服六至七剂。疮口久不愈者用文蛤20克,龙鳞草25克、金龟藤50克。马前子一粒,煎水服。豆腐渣、稻禾头根和生桐油槌贴。

39.痔疮

生于肛门内外,于肛门内为内痔,外为外痔,因食辛辣热*食物,则肿大突出,大便燥结,则擦伤出血,严重者致贫血。

(1)塘底菜克,水煎冲红糖服。

(2)艾心20个、涂藤头50克,水煎冲红糖服。

(3)红花猪母菜、白刺苋各50克,涂藤头25克,水煎常服

40.千日疮(寻常疣)

千日疮,潮汕俗称“鱼鳞罪”,医学称寻常疣,是一种由病*引起的皮肤病主要在四肢等处发生粗糙粒状突出物,大小如绿豆至*豆大,不痛不痒。

(1)松柏蕾50克,水煎服。

(2)天仙子(中药)、蚶壳灰、糯米粉、白饼药各适量,研末,调醋贴(也适应于脚生鸡眼疮)。

41.土肉箭

将愈合的疮疡,肉芽组织过度增生,突出疮疡表面。

(1)血余炭15克,研末,调芥籽油抹(如无芥籽油可用茶油代替)。

(2)柚皮白(果实皮,生或干均可,取二囊白皮)适量,浸冷开水12小时后,捣烂贴疮面。

来源

潮人健康

作者

陈妙奎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往期精彩好文推荐,点击题目即可查看:

▲跟着达濠鱼谣选海鲜:潮汕文化的不时不食

▲巴黎圣母院大火太揪心,当年因开埠领风气之先的汕头也曾有过多座教堂

▲都说潮汕人爱“抱团”,足迹遍天下的潮商在外喜欢到哪“聚头”?

▲央视《航拍中国》—以俯瞰视角,聆听广济古桥的如歌岁月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侨批!除了“银圆”附身还诞生众多潮汕俗谚

▲除了李嘉诚,还有这位潮商也和汕大渊源颇深

▲福老话就是潮汕话吗?这可要从闽人移潮的历史谈起

▲汕头桑浦山下这个村落哺育了名噪一时的“广州第一家族”,近期后人回乡祭祖

▲潮汕男女都爱吃的益母草,透露出潮汕族群的“信仰食用”

▲难得一见!这些辛亥革命中的汕头埠珍贵影像,你知道是在哪拍摄的吗?

▲你知道,铁骨素心兰是潮汕哪个地方的市花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收藏这份潮汕ldquo秘方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