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
击
关
注
↑这是一个节目预告↑明!天!下!午!
14:00-15:00直播
19:00-20:00重播
《健康时间》节目
聊聊流感那些事儿
主讲人
朱斌主任医师,儿科主任。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获学士学位,四川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修班毕业,曾在同济医科大学儿科及美国加州大学富乐敦分校研修学习。首届广元名医,广元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广元市儿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儿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医学会儿科专委会新生儿学组委员,四川省妇幼急救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四川省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广元市儿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元市围产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精彩内容提前知晓
面对即将抵达的流感高峰,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一、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冬春季节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儿童易感染,学校易聚集暴发。
流感多突然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伴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少部分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一般健康无并发症的儿童流感表现比较轻。
儿童流感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流感引起的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心肌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并发症也较成人常见。
二、流感与感冒,有什么区别呢?
普通感冒是由于感染普通的感冒病*或细菌或引起的,而流感则是由于感染流感病*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病。
在症状上,普通感冒的症状往往出现在鼻腔,以流鼻涕、打喷嚏或鼻塞等为主要的症状,并且多数患者能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自愈;
而流感往往会引起全身性的症状,除了有鼻部不适之外还会有流感特征的突发高热、关节肌肉疼痛、咳嗽(干咳),腹泻、呕吐、严重的身体不适感等症状,部分患者的咳嗽症状严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三、面对流感,怎么办?
流感的预防非常重要,主要有哪些方法呢?
1、每年疫苗注射是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方法。
免疫接种是预防流感病*感染的重大公共卫生措施。强调对所有6个月及以上儿童全面接种流感疫苗,对0~6个月婴儿的日常接触者(包括家庭成员和看护者)进行免疫接种。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患了流感,更有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流感疫苗对儿童的保护效果怎样?:6月龄以上儿童按推荐的免疫程序接种流感疫苗后,体内会产生一层抵御流感病*的“保护膜”。有研究表明,6个月~35个月儿童接种2剂次流感疫苗的效果优于仅接种1剂次;8岁以下儿童首次接种时,接种2剂次比接种1剂次能提供更好的保护作用。所以低龄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应接种2剂。
接种流感疫苗后是否就不会得流感了呢?
容易发生严重流感的婴儿和儿童在免疫接种后仍有可能出现流感病*的感染。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苗所含病*株与流感季流行的病*株的符合程度,以及流行病*的严重性。也就是说,如果疫苗的病*株与流行的病*株正好相符,那么疫苗的预防效果也最好。和其他疫苗的接种一样,如果对流感疫苗或疫苗的某些成分有严重过敏反应史,都不要接种流感疫苗。
2、流感流行期间减少接触传染源对流感的预防非常重要。出现流感症状的患儿应在家休息,避免去学校或托儿所,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隔离多长时间呢?直至症状发作后至少7日或在不使用退热剂的情况下发热消退后24小时。因为即使接受治疗,体内病*排出时间也可能超过10日。
3、尽可能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快就医。
四、得了流感怎么办?
抗病*治疗:确诊流感后尽早服用奥司他韦,重症还可以使用帕拉米为。
对症处理:主要是发烧的处理。
发热对于患儿家属来说是很严重表现,很多患儿家属存在‘发热就是一个疾病’这样一个误区,对于他们来说一有发热就必须马上退热,刻不容缓。但是对于我们医生来说,发热只是一个症状,是机体自身的一种免疫反应,适当的低热反而对一些孩子的病情是有利的,退热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发热的孩子舒服一点,对于疾病本身并没有多大影响,
1.发热不同病理生理阶段临床表现有差异
表现为:
体温上升期:可有畏寒或寒战,肢体末端发凉或出现花斑纹。
高温持续期:患儿高热,皮肤潮红而灼热、气促、烦躁,自诉头痛、口渴等。
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时可呈骤降型或渐降型,数小时内骤退或数天内才能降至正常水平,骤降型病人于体温下降时常大量出汗,故较易发生虚脱或休克,要注意补充水分。
发烧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呢?
发热患儿存在以下异常表现应引起重视,医院就诊:
(1)新生儿及小婴儿,激惹或哭闹难安抚、肌张力下降、活动减少、嗜睡、面色苍白或前囟饱满。
(2)超高热,或高热持续不退,难以降到<38.5℃。
(3)皮肤异常表现,如瘀点瘀斑、蜂窝织炎或病*疹。
(4)呼吸窘迫或发热难以解释的心率增快、CRT≥3秒、心率减慢及严重心律不齐。
(5)免疫功能异常,如有免疫缺陷、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皮质激素、化疗骨髓抑制者。
(6)伴有一次以上抽搐表现。
发烧会烧坏脑子吗?
脑子坏掉是有条件限制的。一般来说当发热达到了超高热,而且是超过42℃以上的超高热,可导致脑细胞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高温变性,进而发生我们说的‘脑子烧坏了’。但是在一般的儿内科疾病中很少会出现这么高的发热情况
那社会上为什么会流传着“脑子烧坏掉”的传说呢?
“那是因为发热只是疾病的其中一个症状。虽然有些患儿的体温没有达到42℃,但是他自身的原发病却直接累及大脑而使脑实质本身遭受破坏。比如脑炎、脑膜炎、复杂性热性惊厥等,会导致智力损害。
所以基本上,‘发热’就是个背锅侠
退热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退热的方式主要分药物降温跟物理降温两大类。
药物降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各国权威机构对全球儿童推荐的退热药物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2月龄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6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对乙酰氨基酚有栓剂,对于口服不便的孩子更加方便。
至于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使用的方法,目前最新的指南表示是不推荐的。如果是已经在输液的高热患儿,适当加大液体量,也会有些帮助。
物理降温有哪些方法呢?
物理降温包括:冰敷、温水擦浴、洗温水澡、退热贴。
冰敷比较适合高热不退的患儿,特别是退热药物使用后,仍然持续高热不退的患儿。但是,一定要注意冰块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酒精擦浴、捂汗我们不能作为推荐使用。
至于温水擦浴,这个以前比较提倡,后来研究发现虽然和退热药物联用有更好的效果,但是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比如寒战、鸡皮疙瘩、哭闹等,因此最新的指南是不推荐的。若要用,注意擦拭部位要准确,动作要轻柔,比如颈部、腋窝、腹沟股这些有大动脉的部位,而不是擦胸前后背。这样会减少鸡皮疙瘩、寒战的发生。
洗温水澡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孩子都喜欢。洗完澡以后一定要给孩子擦干水,并注意环境温度。还有退热贴,也有一定退热降温效果。
那可以灌肠吗?我看有些地方很流行这个。
不主张,因为药物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有人是拿氨基比林、赖氨基比林等水杨酸类去灌肠的,但这些药物因为肝*性、肾*性太大对于儿童都是禁用的,更不要说拿来灌肠了。除了*性大以外,还容易有过敏、肠道溃疡出血、穿孔、菌群失调的可能。因此,拿危害这么大的操作去退热是不可取的。就算或许有人一灌肠就好了的例子,但是这种危害一旦发生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毁灭性灾难。”“给孩子退热,要符合安全、舒适、有效的原则。
-END-
敬请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