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有了追求/光阴就荏苒了/岁月就如梭了/
红眼是眼科医生最常见到的一种眼病表现,但造成红眼的原因很多:它可能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结膜下出血,也可能是感染性结膜炎或更加严重的眼内炎症、角膜炎症或急性青光眼发作。引起眼红的原因很多,轻者很快康复一如往常,重者则可能严重危及视觉功能甚而致于失明。
几种特别严重的红眼的鉴别诊断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多发于儿童,每双眼同时罹患,大量黏液脓性性分泌物,早晨起床睑裂常被脓性分泌物粘着,但视力不受影响。抗生素滴眼后2-3日康复。
咽结膜热(PCF):亦多发于儿童,患儿每有咽痛和高热,耳前淋巴结肿大结膜分泌物少,呈浆液性。睑结膜滤泡多,无结膜下出血,视力正常。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通过水和直接接触传染。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无性别差异。10岁以下感染率高,但发病率低,可能为隐性感染。成人20—40岁发病率为80%。潜伏期很短,结膜下出血发生率可达70%以上。出血部位多在颞上方,为斑点或片状,色鲜红,严重者整个球结膜下出血,出血多在1—2日内发生,轻者1周左右吸收,重者1月后才能吸收。出血多见于年轻患者。早期双眼肿痛灼热感明显,但视力无明显受损,但两周后许多病人视力下降,原因为瞳孔区角膜出现上皮下浸润。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KC):多在夏、秋季节流行,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水源污染而传播。常双眼发病,早期单眼,几天后另眼受累,在儿童常表现有发热、咽痛、腹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全身症状。成年人多见于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并压痛。结膜上有大量的滤泡,以上下穹窿部最多,结膜高度充血,水肿明显。下睑结膜有出血或假膜形成。
红眼诊疗中最常发生的错误
1)避免误诊:
最大的失误是医生没有认真对待病史、症状、体征和相应的视功能改变。其实,借助常规检查不难将这些信息综合分析,得到合理的诊断。对那些爆发性红眼和视功能严重丧失的案例,一般不会轻易放过;最容易误诊误治的是那些眼红不适、但视功能尚可的案例,其中被误诊误治最多的是干眼症、早期虹膜炎、闭角性青光眼。诚如上述,如果我们能把红眼特征、视力、角膜表面是否光滑、前房深浅、瞳孔大小形状、眼压等客观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则绝大多数患者的误诊误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治疗过程中皮质类固醇的合理应用,除了在急性眼眶蜂窝织炎需要口服皮质类固醇之外,很少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临床上最容易忽略的是毫无节制地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合剂典必殊(复方地塞米松妥布霉素),殊不知长期局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有下列严重潜在性不良作用:眼压升高–局部滴眼超过2-6周,约有1/3患者眼压升高,即所谓激素性青光眼,引发视神经损害。市售典必殊是引发此弊病的常用药物,具有极大风险;角膜炎,诱发单跑病*和真菌性角膜感染;白内障长时间用药可能引发后囊下白内障影响视力。
参考文献
1.Cronau,H;Kankanala,RR,Mauger,TDiagnosisandmanagementofredeyeinprimarycare..Americanfamilyphysician,81(2):–44.
2.朱志忠主编.实用眼表病学pp-,北京科技出版社
茶馆掌柜
朱志忠
?年2月生于浙江杭州;
?年8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
?年9月-年9月河南省眼科研究所;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眼科临床副主任
?-赴西藏医疗队,中印边界巡回医疗手术两年;
?年2月-年9月日本东京顺天堂大学眼科访问学者;美国Emory大学眼科中心博士后研究;
?年10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眼科主任(年12月退休,-年医院返聘服务)
?-医院(业务咨询/顾问)
?-期间,先后师从郭秉宽/马镇西/中岛章和StultingRD四位教授;
?-中华眼科学会角膜学组秘书、副组长直至退休;
?-期间,《抗单疱药物的临床研究》、《尸体原位角膜用于角膜移植》、〈治疗性角膜移植〉等临床科研项目曾获省科技进步奖。
?年开始从事角膜病临床和实验研究;在中外眼科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和参与编著《眼科全书角结膜巩膜分册》、
《中华眼科学》、《角膜移植》、《角膜病学》、《实用眼表病学》、《眼表病诊疗的对策与技术》等20多部眼科专著。
年10月起在39健康网开辟《朱志忠教授眼科博客》,每月更新短文10-12篇,向公众推介适合国情的中外眼科进展和应用技术,点击人次已超过人次。
干眼茶馆的初心:
医患矛盾是双方交流不畅导致。医生每天几十遍、上百遍地回答患者的医学问题,很累很焦躁;患者由于身体原因更痛苦更焦躁。有一点火星,二者势同水火。干眼茶馆的心愿--让患者在见到医生前就了解病痛的浅显知识,减少医患误会,让社会更和谐。
时光不等人,趁年轻,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