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维维,医院护士长。其家庭被授予省级文明家庭、市抗疫最美家庭称号。
征程——无悔逆行
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北京密云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全部战死沙场”,是对革命理想信念凝重的诠释。“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正是这为国忘家,为公忘私,无私奉献的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我是医院的梁维维,也是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员、枣庄市第三批、山亭区第一批支援武汉人员,进驻的是医院。
年庚子新春,突如奇来的疫情成为了举国
年2月9日凌晨1点,在那个没有烟花绚烂的元宵节夜里,我和战友踏上武汉保卫战的征程。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由16地市的家医院的名医护人员组成,其中医生人,护士人,第八批医疗队队员绝大多数是在9日凌晨收到命令,很多队员只有1-2个小时的准备时间,从组队到达武汉不到24小时。2月11日武汉单日新增病例00例,达到最高峰,我们必须跑的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当夜23时医疗队就接到立即开舱指令。而那时方舱内设施正在紧张施工中,各种流程通道还未完成,各种物资正在紧急调配中,可以说一切都还没有,我们都在想,这样的情况怎么能接收患者呢?那可是感染性疾病,防护不好随时可能被感染的,然而现场就是那样……以生命守护生命,这必将是一段艰难而唯美的时光。
到达武汉后,我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剪掉了留了多年的长发,一夜之间很多战友都剃成了光头,那一刻我的鼻子酸酸的,将强忍的泪花咽了回去,我知道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边。2月11日11时30分我们医疗队迅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举行了第一次全体党员会议,一句句“我先上、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先上”,深深感染了我。我第一时间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申请加入光荣的党组织。党旗高高飘扬在我们的指挥部,队员们积极请战。当和位战友一起面向党旗、齐声誓言时,现场真是“仰天呼气成白虹”的气势。那一刻,我清晰且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为谁而来,来这做什么?让党和人民在战场上考验我吧!
11日16:00医院开展救治工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张床位的大方舱。真正的考验开始了,我们内穿纸尿裤、外穿防护服、面带护目镜和双层口罩,连续作战14个小时,第一个24小时就收治了位患者。期间我们滴水未进,若问我累不累?苦不苦?说实话,特别累!非常苦!高强度的工作和各种困难,让我们每个人压力山大!但从没有一个人退缩,我们组身高1.85米的大个子医生许彪,在连续试穿了5件防护服后才找到自己能穿进去的尺码,按规定如果没有合适的防护服他完全可以不用做入舱工作,但是他说,既然是战士就要进真正的战场!
有一位53岁的老大姐,她的老公和小叔子在2月3日因为新冠肺炎在同一天去世,后来自己也被查出新冠肺炎,儿子被隔离,她大哭了两天两夜,因为有太多不舍,她最终战胜了悲伤,她说,走了的人已经走了,我们还要活下去,要好好的活下去,等我出院了,我一定去捐血浆,去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大姐其实有很多,他们都在医疗队的帮助下,渐渐走出阴霾,重新回归新的生活。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以来,焦虑、恐慌、抑郁等负面不良情绪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方舱里的患者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一家好几口都感染新冠医院进行治疗,他们出现了迷茫、焦虑、恐惧有的甚至情绪消极拒绝治疗。对疾病的担心,对家人的担心,对住院环境的担心…在方舱里我们和患者接触时间最长,我们最了解他们,更能走到他们心里去,在李延芝护士的带领下,我们短暂的碰头商议,建立自己的心里咨询小组,在舱内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就利用下班的时间在线上沟通,建立“汉阳方舱家人群”,将
医院,我们开展工作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行动不便,护目镜里有雾气,再加上我们流的汗,就导致两个人面对面站着,我却不知道是你。所以,我们的工作即使很简单,也要花比平常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以“汪洋”为首的志愿者走了过来,主动帮助我们。他们帮助我们维持秩序、分配床位、监督患者的不良情绪等等,他们即是接受治疗的病人,也是方舱内“一直奔走,不知疲倦”的“小蜜蜂”,他们和我们一起筑起“生命的方舟”。汪洋,90后,他是武钢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他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其实很多次都应该轮到他核酸检测和CT复查,但是他主动要求让别人先做。他说我不着急,我要最后一个离开,你们不远千里、不畏困难来帮助我们,我可以多做几天志愿者,帮帮你们。总听别人说,医院,铜墙铁壁,孤立无援。可是,我亲身经历的方舱却是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集体。病毒无情,方舱有爱,医院还有很多个“汪洋”。他们是我们的战友,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2月20日晚上,医院下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躺在床上,随手打开手机里的“家人群”,一条条带有关心问候的
这时我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弟弟打来的。 “大姐,你是不是去武汉了?”在电话里,弟弟急切地问。
“你是咋知道的?”临来时,并没有把自己要去武汉的事告诉弟弟啊,他是怎么知道的?我在电话里没有直接回答“去”,也没有回答“没去”,只是装作没事的样子反问弟弟。
“大姐,你别再装了。我是在今天的报纸上看到你名字才知道的。你咋不早点告诉我们一声呢?要知道,你要是在武汉有个三长两短的,咋向咱家里人交代啊?你知道吗,当我得知你去武汉的事以后,是有多么担心啊!”弟弟明显带着不满,心疼的“责问”我。
“没事的,事先没有告诉家里,也是怕家人担心。再说了,当时任务非常急,没来得及告诉你们。”我心平气和的向弟弟解释着。“对了,我来武汉的事,你千万别告诉咱妈啊。来之前,我和你姐夫向咱妈撒了谎,医院里要加几天班。这个你千万别告诉咱妈,免得她又担心。”我一再提醒弟弟一定要替我保守心中的秘密。
“大姐,这个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咱妈的。你在那边一定要做好防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等你平平安安回家!”在电话里,弟弟反复叮咛着我。
放下电话,我已是泪流满面。
在当天的日记《亲情的宝贵》中,我这样写道:“他们也答应我,不会将我去武汉的事告诉父母,会照顾好父母的,让我在前线放心工作。有了亲人默默支持和大力帮助,这让我在武汉前线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当我平安回去之时,我定会拥抱每一个人。”
付出总有回报,患者康复出院是对我们最大鼓励。整整38个日日夜夜我们完成了党中央的部署,累计收治患者人,转院人,治愈出院人,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舱内零事故、家属零投诉、出院零返舱,兑现了出征时不辱使命的诺言。
“坚定信心、众志成城、不辱使命、敢打必胜”,出征时,在遥墙机场那激动人心、铿锵有力的誓言仿佛就在昨天。“我们一个不少的回来了”!那一声响彻万里、传遍中华大地;那一句触动心田、我们泪如雨下。我们经历了初始的遭遇战,中间的狙击战和攻坚战,到决胜的歼灭战,我们一路势如破竹、勇往直前。疫情之下,我们履行了医者的责任和担当,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这是我们人共同努力、团结奋战的结果!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
为祖国出征是一种幸福,为人民服务是一种骄傲。这次援鄂之行,拓展了诊疗护理思路,增加了抗疫经验,磨练了意志,经受了考验,提高了党性觉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我们终生难忘、终生受益。作为医者,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却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最高礼遇;援鄂期间,区妇联和巾帼爱心企业家走访慰问了我们的家属,给家里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必需品;区妇联还开展了“助力”抗议家庭“周派送”送温暖活动,每周给家里送菜等,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们将常记湖北战役,守住救死扶伤的初心,舍小家、顾大家,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与时间赛跑,为健康护航,用生命与汗水守护百姓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行动彰显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无愧于新时代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这段征程,我将铭记,
白衣逆行,永远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