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记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尽相同,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一而足,作为一名去年刚从学校硕士毕业的我而言,从读研到走上社会这段时间,我历经了人生重要阶段,遇到了爱情,因为婚姻买了房,继而成为了房奴,在外漂泊谋生与经营感情的时候,老家的父母却在渐渐地老去,让我心生感慨。爱情、金钱和亲情,这三个问题的综合作用交织形成了我当下人生阶段的重要考验,面对这些挑战,我将我个人经历的问题详细、解决问题的措施以及个人感想予以分享,希望能抛砖引玉,为正在面临类似困境的你提供星点参考。
二、我面临过的困境
1、大龄单身,脱单无望
大龄单身剩男剩女是现在社会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对于80后90后的我们而言,一边有新闻不时报道某某00后生子,而另一边则是80后90后忙着脱单的尴尬局面,当然,我也是从大龄单身走过来的。
当年我23岁大学本科毕业,26岁又回学校读研,人生起起伏伏,这三年的时间折腾了我太久,概括起来就是:我这3年就是打零工——考研——打零工——考研,用工作的钱来支撑我考研的梦想,幸亏最后止损上岸了,否则我真怕我和考研当年死磕到底,所以在这3年时间内,家人并没有频繁暗示我要找对象结婚,可能他们觉得我刚从大学里面毕业出来,在他们眼中我可能还是一个孩子,当考上研究生的后,没有了之前“考研这个目标,家人感觉我就坐等研究生毕业找份好工作,然后就应该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家人催婚始于读研,那年我26岁。
妈妈时不时旁敲侧击说:“某某当奶奶都几年了,人家年纪比我还小,你研究生也考上了,也要考虑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了,不然时间一晃自己就变成小老头了。”
虽然我感觉当时妈妈有点向我贩卖焦虑,我才刚回到大学读研,但是我心里知道26岁确实不小了,和我一个村长大的几个发小有的都生二胎了,而我还处于单身状态,所以说我不着急那是假的,既然考研这个目标完成了,找对象这件事也就自然而然摆上了台面。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村里面的人来往不多,自然也就没什么资源可以介绍给我相亲,我从一开始到现在就没相过亲,不是我不乐意,是没资源,按照我妈的话说就是:白菜得你自己去外面拱,爸妈没这本事给你找白菜。
好吧,那我只能靠自己了,目光优先放在了读研学校,想想我间隔了3年再来读研,心想在学校随便找一个女友都比我小,都是小学妹,只要我不挑剔就一定会成功,然而我还是想得太美好了。
首先,我是机械专业,当年我读研的时候整个机械系的女生屈指可数,就这屈指可数的女生我都打听过,每个都有男朋友,好吧,窝边草的希望破灭了,我就将目光瞄向了女生多的学院,比如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文学院、医学院啥的,但最后问题来了,每天我的生活轨迹是宿舍——工作室——食堂,规规矩矩的三点一线,没有任何机会去认识其他学院的女生。
加之现在男生都比较内向,当然我当年也差不多,遇上喜欢的姑娘也不好意思上去要号码,只能默默注视着远去的背影而心生纠结,越是没机会认识异性就越着急脱单,越着急脱单就越没机会,反而像陷入了诅咒似的恶性循环,可以说我读研的前半部分有相当一部分精力用来苦思冥想如何脱单,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许久许久。
2、对金钱的渴望从未如此急迫
虽然我家境不富裕,甚至说还有点小穷,但我一直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毕竟上大学的时候钱不够就打电话问父母要,父母基本上也都会满足,大学毕了业之后自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赚的钱虽然不多,但也凑合自己用,我对金钱有急迫的渴望感是从我研究生毕业后买房出现的。
在学校谈了女朋友,和我同一届,我是本地人,而她是外省的,她为了我愿意跟我留在本地工作,两人在一起工作半年多时间后,我和她年纪都不小了,结婚这件事也就慢慢提上了日程,不用说大家都知道,结婚需要房子呀,就算女友同意裸婚,准丈母娘也不同意呀,房子是一定要买的,可钱哪来呢?
在我年本科刚毕业的第二年,我当时在家边工作边考研,那时候房价也处于不断上涨的疯狂期,父母考虑到第一是房价上涨过快,第二是我结婚需要婚房,所以父母当年就在老家给我按揭买了套房子,当时我工资不高,之后我又去读研了,这些年的房贷也都是父母在还,说实话真的很惭愧。
话题回过来,女友这边要求我在定居的苏南购房,但毕竟前几年刚在老家买过房,现在又要买,压力确实大得让人喘不过气,在江浙沪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两年苏南尤其是苏州、无锡的房价如同坐了火箭一样,最后我自己拿着刚毕业工作大半年节省下来的几万块钱,加上父母的养老钱,因为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是舅舅们看着长大的,和舅舅们这边自然很亲,两个舅舅也都倾囊相助,最后历经千辛万苦凑齐了首付,结果却欠了银行百万房贷,所以说缴完首付只是噩梦的开始。
每个月的房贷差不多就是我半个月的工资,虽然女友帮我分担一半的房贷,但考虑我们还要攒钱为结婚用,为日常开销用,以及还舅舅们借给我的钱,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毕竟在买房时父母认真对我说过:“你也长大了,即将要成家立业,爸妈就这点能力,但爸妈有多大能力肯定都使出来帮你减轻经济压力,老家的房贷不用你还,爸妈能干一天就还一天,你自己现在购买的新房房贷必须得你还了,你以后自己要计划着用钱,别再像以前一样大手大脚,居家过日子不会精打细算可不行。”
听完父母的话,加上这股经济压力确实让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年少时对未来的远大抱负,对风花雪月爱情的憧憬,现在都化成了柴米油盐这座大山的巨大压力,从而让我对金钱有一种嗜血般的渴望,或许人只有在极度需要钱的时候才会真正体会到钱的重要性,以及那种想得却一下子得不到的焦虑和压力。
3、父母的悄然老去让我成长了许多
我一直将自己当成宝宝,只要没结婚我从来就没认为自己是大人,父母在我眼里我一直认为他们还没有老,直到我在苏南买过房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一下子意识到父母已不再年轻,他们已是快六旬的老人了。
买过房后,经济压力骤大,父母为了帮助我减缓压力,也在外面拼命地工作,因为父亲和我都在上海工作,只是相隔较远,突然有一天母亲打电话让我带着医保卡晚上坐地铁来一趟,我心里一咯噔,以为有什么大事的,下班后我就赶紧赶了过去,到了之后才发现父亲半边脸都肿起来了,就像马蜂蜇得一样,我忙问怎么回事。
母亲说六十岁的父亲为了多赚钱,晚上熬夜跑外卖,因为晚上单子价格会高不少,正好前几天夜晚天冷降温,父亲年纪大了最后受冻牙齿疼得半边脸都肿胀,其中里面的左右牙齿都松动了,可能要掉了,我回过头仔细一看,父亲的两鬓确实都白了,穿着我不要的衣服,看起来像六十几岁的老头,心中莫名的心酸,我将自己的医保卡给了母亲,让母亲第二天去药店买点好点的药品给父亲医治。
在回去的路上,父亲苍老的面孔,母亲虽然比父亲小几岁,但也同样头发花白,靠着劣质的染发膏来让自己的头发显得不那么白,因为我知道母亲怕别人认为她是老太婆,虽然她确实也老了,而我心里想的是:父母老了,以后家庭的责任就要依赖我了,我就是他们的顶梁柱,如果我混得足够好,他们以后的生活就会好很多,如果我未来没有出息,那么父母的晚年光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想到这里,心里的压力不免又重了许多。
三、方法总比困难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1、读研遇见爱情
我在前面说了我大龄单身的窘迫遭遇一直延续到了读研阶段,在相亲没资源这条路被堵死的前提下,我只能自谋生路,实不相瞒,我参加过学校社团组织的类似相亲会的活动,结果无疾而终,玩得要好的朋友也给我介绍过学妹,我经过三年的社会洗礼,想法与思维都和学校里面直接从大学到研究生的学妹有一定的差异,可能这也就是所谓的三年一个代沟吧,我想尽早确立恋爱关系,然后见父母结婚,学妹却认为太操之过急,应该先认识,后了解,再深入,最后确立关系,再接着谈个两三年,后来因为理念不合又告吹。
经历过这些打击风波后,我认真反思了下,之前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都是同龄人,读研后,同一届的同学基本上都比我小三岁左右,我到了家长眼中非结婚不可的年纪,而他们或许在家人眼中还是宝宝,如果我直接以结婚的目的直奔恋爱而去,要么会吓跑那些还想趁着年轻玩两年的年轻女同学,要么人家觉得我只是因为年纪到了而结婚,并不是为了爱情而结婚,认识到这点致命的思维差异后,我开始转变我的婚恋观。
知道了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所以后来我并不急于抱着立马要结婚的目的去找对象,有时候缘分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你刻意找吧,它怎么就是不出现,佛系心态吧,反而它主动上门了。
研究生和本科生活一样,也有很多兴趣社团,里面汇集了志同道合的各个学院的同学,所以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应该七七八八猜到了,我也是无意中因为想了解加入学校的研究生兴趣社团,最后缘分结识了现在的爱人,当然开始也并没有直接说:“咱们谈到毕业就结婚吧”,生怕把对象当时吓跑了,所以我也表示感情第一位,感情到位了,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结婚。
一旦心态放正了,感觉整个人也不慌张了,没有了那种为了结婚而恋爱的紧迫感之后,真正感觉到恋爱的滋味,反过来,一旦沉溺于恋爱中又会逐渐淡忘结婚的冲动念头,现在回想起来也确实如此,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好好投入一段感情,否则只是因为年纪到了,为了结婚而结婚,那和过去的包办婚姻以及现在纯粹的搭伙过日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婚姻的前提是要有感情,虽然不能百分百保证不会出现“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现象,但有感情的婚姻从大概率上讲是会大大降低这种消极现象发生的概率,提升婚姻的幸福指数。
2、白天上班,晚上写文
前面我说过我研究生毕业后因为需要结婚所以买了房,毕竟我家也是普通家庭,父母一辈子在外打工操持,能从手指缝里面抠出房子的首付,说真的,我挺感激父母的付出,所以在父母付了首付之后,我表示自己承担房贷,不愿意给父母再增加压力了。
豪言壮语说出去了,就要看行动落实了,实不相瞒,因为从事的是传统行业,即便是研究生毕业,我的收入待遇也非常一般,最后和爱人商定,一人还一半房贷,即便如此,我每个月房贷的付出仍旧占了我半个月工资的份额,我还要生活,还有其他看不见的隐形支出等等,所以我第一次感觉到生活的压力压得我如此喘不过气来,我对金钱的渴望毫不夸张地说就像沙漠对水的渴望一样急迫。
我信奉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树挪死,人挪活,我想到了干副业,当一名现代合格的斜杠青年。在此期间,我想过做家教,想过跑外卖,也想过做电商等等,最终考虑到自身工作和作息时间的约束,以及对自己所擅长的技能和投资风险的综合考量,我选择了从事自媒体。
为什么我会选择自媒体,原因有三,第一、我工作朝九晚五,双休,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去写作;第二、我的文字功底和大佬肯定没法比,但自认为还凑合,马马虎虎,如果没有这点自信那我也不需要献丑写作了;第三、自媒体比较灵活自由,我想写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写,不用像别的兼职一样,你有事请假还要提前和别人打招呼,约束感太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考虑清楚后,我说干就干了。
我走过很多弯路,之前我还发微头条说过自己在头条上申请原创六次被拒,各种心酸的经历不堪回首,主要原因是没摸清头条对于图文原创的认可标准,好在后来在别人的指导下我醒悟过来,遵从头条的发文规范和优质的认可标准,系统很快主动给我开了原创,并且我接连获得青云计划奖励,然后又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候内获得了月度优质奖励,晚上加周末的笔耕不辍,我终于在头条这个平台上开花结果,我获得了人生第一次副业收入,这种成就感和物质奖励不断鞭策我创作更多更优的图文。
虽然白天上班,晚上回来写文很累,但如果你的付出有所回报,越是累,成就感越是强,幸福指数也会爆棚,所以有朋友之前看我为了一份文案,挑灯夜写,外人觉得很累,而我却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不过我并不是鼓励大家为了赚钱就拼命透支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为了赚钱而累垮了年轻的身体,这非常划不来,性价比是非常低的,所以我认为在赚取生活费的同时,也要适当兼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快乐生活,快乐兼职,写文一时爽,一直写文一直爽。
3、孝心重在平时,谈恋爱、哥们长短的时候都别忘了家中的亲情
古人有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对这话的理解认为是:在外漂泊谋生的年轻人,无论外面的应酬多么频繁,无论和爱人多么腻歪,无论和哥们友情多么老铁,心里也请给家中的老父老母留个位置,不能做到经常回家看看,起码隔三差五打个电话回去问问,这总是应该的。
我也是一名在外漂泊谋生的普通工薪阶层职员,在这工作地附近,有我的挚友,平时周末空闲可以小聚斟酌,畅谈人生与理想,感慨在外谋生的不易,世态炎凉,人心冷暖等等,但小酌回家后,我也经常与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