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肌肉是我们身体最大的器官,这一点大家要记住。人们老化的过程中,人体成分发生重要的变化,一方面是肌肉的质量和力量逐渐丧失,同时脂肪却在增加。骨骼肌的肌肉多少与身体健康程度与活动能力密切相关。而且与某些代谢性疾病也有密切的关系,肌肉质量也是健康的重要指标。但是老年人的素食主义-低蛋白饮食以及缺乏活动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这一进程,今天我就重点介绍一下这个健康问题及平时的注意事项。“
——————————
肌肉衰减症主要是指骨骼肌减少,其中的I型或II型肌纤维变小,萎缩,肌纤维数量减少,肌肉组织内的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增多。
肌肉衰减症的危害
肌肉衰减症的主要危害包括感觉到虚弱无力,四肢无力尤其明显,步态平衡性不稳、增加跌倒、骨折和外伤风险。导致残疾、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的风险增高。15.7%的糖尿病合并肌肉衰减症,心衰者的肌肉衰减症比同龄人高20%。肌肉衰减症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代谢综合症患病率高,肌肉衰减性肥胖比非肌肉衰减症的人相比,发生心肺功能降低、空腹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高8倍。
肌肉衰减症的诊断
男性相对肌肉指数7.0kg/m2,或女性5.7kg/m2,握力男性26kg,女性18kg,步速0.8m/秒。生物电阻抗分析设备简单,成本较低,可以用于肌肉质量及分布的评估,肌肉衰减症的筛查。
肌肉衰减症的机理
老化、久坐生活方式、慢性压力、过量的热量摄入是主要的因素。
其中老龄化过程中肠道菌群改变导致了骨骼肌功能的衰退;脂肪异常分布产生毒性导致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诱发肌肉衰减。肌肉衰减是因,还是胰岛素抵抗是因目前需进一步证实。
静态行为方式是外因
现有研究提示,静态行为方式是肌肉衰减症的重要外因。换句话说,静态行为就是指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已经有研究证实,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以改善肌肉质量,提升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减低胰岛素抵抗的程度。高脂肪、低蛋白的膳食也是一个重要的饮食因素。
建议:
要预防肌肉减少与避免肌肉衰减症,避免每天坐8小时以上,或者每次连续坐2小时,每天有两次的日常生活。
坚持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每天锻炼时间半小时或以上,心率达到*(0.6~0.7)的水平。
每天油脂不超过25ml,蛋白不低于2~4两蛋白类食物(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低于0.8克/kg体重)
使用简易体脂秤了解身体脂肪及肌肉的含量,早期发现肌肉衰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