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蜂窝织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不计代价,无论生死且末多名医护人员写下
TUhjnbcbe - 2023/8/6 20:43:00
免费爱奇艺会员vip账号密码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14/116060.html
免费爱奇艺会员vip账号密码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14/116060.html

“在面对可能到来的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志愿带头作为第一批进入第一分院的队长。我在急诊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急危重症抢救临床经验和较强的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作为院长我责无旁贷!作为*员我理应冲锋在前!恳请组织给我机会,我一定会不计代价、无论生死,保证完成任务!愿意和我一起第一批进分院的同志们在我的名字后面签字,我期待和志同道合和同志们一起,实现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奋斗终身的誓言!”这是1月22日,医院以该院*支部副书记、院长徐科为首的53名医护人民向该院*支部递交的要求奔赴隔离病区一线工作的请战书。

在这份沉甸甸的请战书上签名的有该院*员、普通医护人员,也有才刚入职不到2个月的00后小护士。虽然他们身份不同,所处岗位不同,但他们发扬救死扶伤精神,内心所坚守的那份冲在最前沿,为病患解除病痛的大爱情怀和信仰却是相同的。

2月1日,记者走进医院第一分院感染性疾病隔离治疗救治中心,见到了已经在分院疫情一线奋战了11天的徐科和他的医疗团队。

虽然分院才组建不久,但院落里、办公区、医疗隔离区、医疗留观区、集中隔离区、餐饮区等地却打扫的干干净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水气息,各个区域墙上都整洁的挂着各种有关疫情防控、疾病诊疗、处置等流程及制度。

进入办公区,我们见到了该院重症科护士长吴丽娜,她刚值夜班下班。今年32岁的吴丽娜家住且末,但自1月22日跟随院长一行到隔离病区开展工作后,中途只回过2次家,拿好换洗的衣物后便即刻返回工作岗位,连大年除夕夜也是和院里的同事们一起在分院度过的。因她在护理组,经常要和护理组的同事们在疫情最前沿为病患开展护理工作,从早晨8点进入医学隔离区到晚上20点从隔离区出来,只能在早晨进入隔离区前简单的吃口饭以维持一天的体力和精力,连水都不敢喝水,12小时都要穿戴防护服和眼镜在病房忙碌,中途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只有从隔离区换班后走到办公区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

吴丽娜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说:“我是护士长,必须要冲在一线,我们这里的医护人员都是这样,现在防护服非常紧缺,大家都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浪费防护服。本来我们是8小时一换班,但同事们常常一干就是12小时,这个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能扛住,实在不行,我们穿的纸尿裤可以解决问题。”

吴丽娜口中说的8小时一换班,很多时候都因为忙碌而无法实现,大家每天工作到晚上凌晨两三点钟是常有的事。

护理组医院普外科的主任,是一名*员,在院长发出请战书后,他毫不犹豫的在请战书上郑重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进入分院后,他每天和自己的团队一起在隔离区忙碌,每天到隔离区查房、了解病情、写医嘱等他都做的一丝不苟,有时换班后,还要和其它医护人员去接各乡(镇)场有感冒、发热、咳嗽症状及从疫区返回且末的外来人员。为了遏制阻挡疫情在且末扩散蔓延,他曾连续两天两夜没合过一眼。

“我是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神圣的职责,也是我们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虽然大家连续作战都很疲惫,但是我们都愿意拼尽全力与疫情作战。再说,我们的家人都在且末,虽然没有时间回家去看望他们,但至少我们都在一起。我医院来的医生也和我们一起投入到了这次疫情抗战中,他们比我们更辛苦。”于青树说。

于青医院来的医生既包括该院院长徐科,也包括今年1月5日才到医院挂职的院长助理汪镇山。来且末前,医院医学科主任医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一到且末后,放下行囊,他便奔赴一线积极配合院长等其他医护人员开展工作。

“对于我们医生来说,无论身处哪里,只要有病患的地方,那里就是我们的战场。只要病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能够尽快康复,我们所有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汪镇山说。

只要哪里有病患,哪里就有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今年刚刚24岁的林寒是年12医院工作的一名护士。别看她年龄小,工作的热情和劲头一点都不输那些年长的同行。虽然才参加工作,她却主动要求到分院疫情一线工作。刚到分院时,院里的工作特别忙碌,每天打扫卫生、整理库房、跟车到各乡(镇)场接人、统计隔离区、留观区人员生活需求、给隔离区、留观区的人员送饭等,她全揽在了自己身上。林寒!林寒……一天24小时,她的名字成为全院被各大科室医护人员呼叫频率最高的名字,她也总是像一只勤快的小蜜蜂一样跑来跑的忙碌。因连轴转的忙碌,顾不上吃饭,刚入分院不久便晕倒在工作岗位上。

提起这件事,这个瘦小长相清雅素净的90后小女生笑着说:“大家都在一线紧张的忙碌,忘记吃饭是常有的事,我们徐科院长刚到分院时,还每天亲自背着20公斤重的喷药桶和其他医护人员到院里的角角落落喷洒药剂进行消*灭菌。我只是有点低血糖,那天早晨上班因时间紧忘了吃饭,加上值了一个夜班,白天又跟车到乡里接人,忙昏头了,才犯晕的。我平常身体好着呢,以后会多注意。”说完这些,她又乐呵呵地忙着去库房整理医用品了。

中午时分,我们终于见到了从总院回到分院的徐科院长。他太忙了,我们前医院采访他,都被他婉言相拒。

今年48岁的徐科院长,年3月,在且末县委书记徐凯的多次邀请下,经组织层层选拔,医院到医院挂职。来且末前医院急诊科主任。任职前,他就承诺:“在今后的医院的公益性质,坚决贯彻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战略,把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医院的首要任务,坚决不把城乡居民医保超医院!”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医疗技术支持,合理配置技术力量,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拓宽新诊疗项目,县医院转院率大幅下降,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仅年全年减少转院病人人次,按节省花费元计算,且末县群众减少万元的花费,减少了患者在路途的风险,医院因无床位而等待。外伤、危重症患者、骨外科等在疾病谱中有所增加。全院转诊率由年的34.58%下降至目前的19.94%。

同时,在他的主导下,建立紧密型医共体运行模式,整合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年8月19日,且末县卫健委正式将12个乡镇医院托管,标志着且末县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乡镇卫生工作的开展,医院各科室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帮扶协议的管理模式,每周组织科室人员到各乡镇卫生院调研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5个月工作推进,各乡镇卫生院工作有了明显改善,村卫生室各项设施、药品配备齐全,村医到岗工作,正常开门接诊,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开展慢病诊治及鉴定工作、自付费用多次邀请上级专家来院开展业务指导、学术讲座、开通医院医院远程会诊业务、传授技术经验、开展技术项目40余项……在且末挂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他的带领下,医院整体实力得到极大提升。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入分院后,徐科每天心都是揪着的,经常焦虑的彻夜不眠。他召集医护人员召开紧急会议,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防控、诊疗方案要求和自治区*委提出的“四个不发生”和“五字方针”要求统筹安排救治工作,在分院迅速建立医学隔离和医学观察区域,坚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入分院的当天,他便带头连值2个夜班,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既要操心总院的事,又要忙分院的事。成立疫情应急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分院组织架构整体布局和部门保障、研究制定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应急预案及诊疗流程、制定救治方案、对全县各乡(镇)卫生院设置预诊分诊点、召开院感培训会、开展病患诊疗分析研判会……大事小事他都事无巨细冲在最前面。

因长时间夜以继日在一线奔忙,他清瘦的身躯显得有些疲惫,眼睛下方出现了明显的黑眼圈。看到我们一直在等他,他连声说:“不好意思,太忙了!”

坐定后,徐科向医院第一分院感染性疾病重症隔离治疗中心的整体情况。进入疫情防控一线后,全县医疗系统便即刻起进入了战备状态,各科室加强应急值守,医务人员24小时在岗,全面严格落实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打好防控攻坚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全国人民的大事,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更不能掉以轻心。医院是阻挡疫情在且末扩散蔓延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没有守住,就会给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不计代价、无论生死!我们都要守护好这道疫情的防线,最大限度将疫情阻挡在且末之外。”面对疫情,医院*支部副书记、院长徐科铿锵有力的说。(陈雪茹、苏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计代价,无论生死且末多名医护人员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