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蜂窝织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意蜂蜂螨除不尽中蜂不生蜂螨吗听老蜂农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相信很多养意蜂的蜂友都是谈螨色变,那就是年年治螨,却年年有螨。可养中蜂的蜂友却极少抱怨治螨的问题,也没见哪个养中蜂的蜂友说螨太多把蜂都搞没了。

为什么只有意蜂需要治螨?为什么蜂螨永远断不了根?下面笔者就与您一起探讨这几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为什么只有意蜂需要治螨,中蜂不需要呢?养蜂老师傅都说中蜂是会捉螨,所以中蜂不怕螨,真的是这样的么?其实老师傅说只对一点,但这是三方面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一:在意蜂工蜂房内繁育的蜂螨,其繁殖能力更强。

大蜂螨繁殖是在蜜蜂封盖期进行繁殖,并且子代需要在封盖期完成交配,从蜜蜂封盖到雌螨产下卵,再到小螨发育性成熟共需要11.5~12.5天左右,而中蜂工蜂的封盖期只有11天,只能提供个别蜂螨子代完成交配。但意蜂工蜂封盖期有12天,可以提供至少一个蜂螨子代完成交配。

其二:意蜂群内雄蜂房较多,更适合蜂螨繁殖。

蜂螨在中、意蜂群中会首选雄蜂房作为寄生繁殖场所,并且中意蜂的雄蜂房封盖期都可以让蜂螨完成交配。但意蜂群的雄蜂房多于中蜂,意蜂强群往往温暖高温时期都会造雄蜂房,且数量多;一般中蜂只有在分蜂季节才会造雄蜂房,周年数量相比意蜂少得多。

其三:因长期的协同进化,中蜂具备清理蜂螨的能力。

蜂螨最初出现在亚洲,其寄生对象也仅为亚洲的东方蜜蜂。中蜂作为东方蜜蜂的一种,在与蜂螨长期的寄生对抗中已形成一套防御机制。这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防御机制,可以让中蜂个体之间相互咬掉彼此身上蜂螨的特殊清理行为,从而使中蜂对蜂螨具有一定的防御力,这就是老师傅们讲的中蜂会捉螨的由来了。而意蜂是20世纪初才引进中国,属于外来物种,对蜂螨是毫无对策和抵抗力。

各位蜂友现在明白为什么意蜂需要治螨,而中蜂不需要了吧!

为什么蜂螨永远断不了根?蜂螨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年年治,年年有。总有听养蜂的朋友抱怨说别人的蜂又把螨给带过来了。那么蜂螨真的是被别人带来的么?蜂螨在蜜蜂间又到底是如何传播的呢?

关于自然界中蜂螨的传播途径,网上众说纷纭,目前主流学术界认可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盗蜂传播

如作盗群蜜蜂患有螨害,被盗群没有蜂螨,当作盗群盗蜂时,极有可能将蜂螨带入被盗群;相反,当作盗群蜜蜂没有螨害,而被盗群有蜂螨时,当发生盗蜂时,作盗群盗蜂极有可能将蜂螨带回本群。盗蜂也是可以跨物种的,比如中、意蜂互盗。

2、雄蜂串群传播

想必很多蜂友都知道,蜂螨喜欢寄生在雄蜂房里,自然雄蜂身上也会寄生有蜂螨,而且雄蜂在蜂群里是没有群界之分的,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出入任意同种蜂群,所以雄蜂在"串门"时也可传播蜂螨,也是蜂螨传播的一大介质。

3、雄蜂交尾传播

处女王出房后需要婚飞,与雄蜂交尾。在交尾的过程中雄蜂身上的蜂螨会趁机转移到处女王身上,由处女王携带回蜂群,使蜂群患上螨病。

4、蜜蜂迷巢传播

蜜蜂有些时候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蜂群因素认错巢,导致蜜蜂进入别的蜂群,如果谜巢的蜜蜂身上有蜂螨,那么错投入蜂群难免遭受螨害。

6、调脾传播

在饲养蜂群过程中,养蜂人难免会在调换子脾,蜜脾等,如果将患有蜂螨的蜂群调入其他蜂群,那么蜂螨会在调入的蜂群繁殖壮大,危害蜂群。

7、采集传播

当患病蜜蜂在采集花朵时,蜂螨会掉落在花上,当再有其他蜂群的蜜蜂过来采集时,蜂螨及有可能爬到蜜蜂身上,随着蜜蜂进入蜂群。

对于雄蜂交尾传播、采集传播等等能够引起场间传染的途径,从理论角度来说自己蜂场周围半径5公里内没有其他蜂场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合理的定地饲养可以规避很多蜂群疾病的传播。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蜂场,所以除了春秋两季彻底治螨外,在日常管理中如发现患病蜂群,最好能够将病群搬离至距离主蜂场2公里外的地方进行隔离,根据蜂螨寄生在蜂群的习性结合国家用药规定合理使用药物并治疗。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由于蜂螨都是在蜜蜂生命活动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完成传染,人为极难控制,确实无法根治。但我们真的无法通过有效管理来减少或避免蜂螨的传染么?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对于"蜂螨"这个蜂群的顽疾,广大蜂友因以防为主、治疗为辅。而"防"的核心就是的大群、强群,蜂强自然百病不生。

看完以上内容您有什么看法?

推荐阅读1.“家养三只羊,胜过一亩粮”,老农给10万块都不外传的养羊秘诀!

2.李总理发布:猪肉涨价风波还未停息,粮食市场却传来“噩耗”?难道比猪价更忧心?

3.地摊“禁令”大反转,全力支持摆地摊,农民:进城卖菜放心了!

点让更多人因你而受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