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个特殊时期。许多人类的原始发明对古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之所以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和新石器时代晚期中的文明因子有很大关系。中国不但有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美称,而且中国古文明是唯一没有断代的。
关于古代文明研究,夏鼐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发表了非常精辟的论述:“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经知道冶炼金属。”
从上面的论述看,国家组织是文明的一个抽象概念,而城市是文明的一个具体标证。结合中国考古发现和古文明发展实际,“文字、冶铜术和城市”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主要标志。文字是在语言产生以后出现的。文字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表达,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当社会组织变得复杂时,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社会管理等事务单靠语言或者是复杂的语言已经不能完成了。在实践工作中逐渐产生的各类符号,尤其是那些可以辨门类、区属性的文字符号就很快发展成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说,文字是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古文明产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文字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社会需要,另一个是产生文字的基础-符号文字。而且有什么样的符号文字就产生什么样的文字。比如在中国的象形符号演变成后来的方块字,而西亚地区的符号文字演变成后来的字母文字。文字写出来是给人看的。文字是视觉语言,是一种概念化了的视觉语言,即把现实世界的事物用抽象的文字来代表。
每一个文字本身就是一个图形结构,代表一种事物含义。历史形成的渊源,使每一个文字都有自己的规定含义和意义。中国古文字是世界古文字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在世界上有三种最古老的文字:一是埃及的图画文字;二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第三种就是中国的方块文字。
中国文字和其他两种文字的最大区别是表意,它的音和字形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其他两种文字演变为字母文字后,成了标音文字,发音和单词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最可惜的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消失了。而中国文字不仅是由古代图画文字变成近代文字的唯一的仅存的重要材料,也是在拼音文字外另一种有价值的文字,这对世界文字学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
汉字起源汉字系中国人发明。中国方块字以独特魅力展现了中国古文明精华,也是因为方块字的特点,有了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字母文字却没有艺术可言。关于汉字起源的方法和时间有很多假说,具有代表性的有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图画说、造字说等。
在这些假说中都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足的地方,但没有一个假说能一统天下。结绳是最古老的一种记事方法。一般是大事记大结,小事用小结,记满后再找绳继续打结。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仅能记录事物的数量,要表达完整的事件还得依靠口述。结绳记事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看,似乎和文字都没有多大关系,但毕竟它是一种记事的方法,它的出现或许为符号文字的出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结绳记事没有出土文物,民族学的资料可以借鉴。如现在的西藏珞巴族虽然有丰富的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如果记录事情就得用结绳的办法。云南哈尼族也有类似情况,他们记事也是用结绳的办法。契刻就是用刀在木片上刻下符号,作为档案保存以备查阅。
这样的符号虽然也是表达数目的意思多于表达描写事物的意思,但要比结绳记事进步得多了,而且契刻记录方法可以辨别容易混淆的同一类事物。这种记事方法目前有一些出土资料,如甘肃西宁仰韶时期遗址中就出土了刻在兽骨上的符号。河南漯河贾湖遗址中也出土了刻在龟甲上的符号,从形状上分析类似甲骨文。八卦本是一种占卜符号,不是文字符号。
八卦起源于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主观臆测,然后用阴阳符号来组合成一个个卦象,卜者再根据卦象进行推断事物的来源、发展和结果。八卦这种自成系统创造符号的办法也许对文字的发明有直接的影响。先民在生产之余开始对自然进行思考和描述,并将自然界的事物用图形画出,比如画个山、画个树、画个人,这种方法可能是文字产生的直接启发。
唐代的东巴文就是属于此类,“见木画木,见石画石”是图画文字的特征。造字是成熟文字出现的前夜。造字方法和图画文字类似,把自然界的事物用图形勾画出,用于表达事物。中国汉字传说是由仓颉所造,这种假说一半真一半假。文字是创造出来的不假,但仅由仓颉一人便创造出通用的文字,这就不真了。文字应该是很多人,很可能是长期从事宗教事务的文职人员,比如从事占卜的人员共同创造的。
仓颉或许是文字的整理者,就像我们今天的主编一样。仓颉由于所处的地位重要而被过于夸大,或者是被推到了“主编”的位置。假说归假说,没有直接证据。在陶文没有发现前,中国发现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甲骨文,甲骨文不但具备了汉字的“六书”构造原则,而且已经脱离了图画文字的雏形,走向了成熟。
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文字也是,商代甲骨文不可能从一诞生就是一种成熟文字,就好比刚生下来的孩子就会说话,这是不符合逻辑的。看来还有比甲骨文还早的字。前面谈到,图画文字是文字创造的渊源,直接受启发的就是仓颉造字。仓颉是黄帝时期的人,距今四五千年前,从时间上看不是太遥远,应该有保留下来的字。
而且文献资料中,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也很多。许慎在其《说文》序中也说道:“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航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爻,万品以察。”可见仓颉造字是事实,只不过岁月沧桑,仓颉造的字很难寻觅。
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出土了一件陶扁壶,陶寺遗址是尧的都城,在这里出土的陶扁壶上发现有两个文字,而且是用毛笔书写的字,这两个字其实是写在陶扁壶卜辞中的。其他字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消失,只留下了两个可辨认的字:一个是“文”,另一个是“尧”。“文”字像今天的“父”字,但甲骨文中的“父”字是手中拿着一支权杖,扁壶上的“文”字和甲骨文中的“文”字相同,这个结论没有争议。
“尧”字争议比较大,主要有:罗琨先生的“易”或者“阳”字解读。何驽先生的“尧”字解读;王连成先生的“是”字解读。陶寺扁壶上的两个字不是孤例。无独有偶,年在河南王城岗出土的陶文也证明了仓颉造字的真实性。王城岗出土陶器上的字是一个成熟的“共”字,系左右结构,与甲骨文同形。
上世纪末,山东邹平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陶器上的文字,大约有11个字,已经脱离了图画文字阶段。年江苏高邮又出土了4个陶文。以上所举都是龙山文化时期出现的,龙山文化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现,因而考古学上也把距今年左右的这个时期称为龙山时代。
龙山时代是否为传说时代,不敢肯定,但黄帝、尧、舜生活于这个时期却是一定的。专家们千百次论证已经证明陶文是早于甲骨文的一种文字,也就是史书上所说仓颉所造的字。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黄帝以后是尧,尧对黄帝的继承不仅仅是领土和人口,还有科技和创造,文字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据此可以断定,龙山文化时期即黄帝、尧时期已经出现了文字。据对从陶寺、王城岗、邹平等地出土的文字的综合分析,最初的文字,绝不可能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它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为数众多的人通过劳动和生活实践共同创造的,所谓“作书者众”,荀子说得最确切。
仓颉造字只不过是在黄帝时由他总结前人经验,把大家发明的字系统整理了一下而已。陶文早于甲骨文,但陶文也不是最早的字。目前在仰韶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大汶口文化中也有陶器刻有文字符号。这些文字符号“其意义至今虽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族徽之类”陶文虽然不一定是最早的,但至少陶文中的字已经具备了“字”的结构和法则。
“符”和“图”的成分少了,从字的书写上看已经非常正式了,能看到运笔的痕迹。·文字产生的条件定居生活是先决条件。农业出现并发展,导致定居生活成为常态,定居生活使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口语和肢体语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此时迫切需要一种便于交流和记录事务的工具文字。
而在游牧民族中,马上生活是主要特征,狩猎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公众事务少、需要交流和记录的事情少,。一些简单的文字就可以应付。如目前还在使用的“东巴文”、“水文”等,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定居生活使社会发展走东巴文向繁荣,部落之间的交往变得频繁,主观上刺激了文字大量产生并被推广和运用。陶文的出现是客观条件。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空穴来风。汉字的创造、发明、成熟也有一个过程,一个起源的过程。甲骨文和陶文之间的关系就是起源与发展的关系,陶文虽然看上去有符号的特征,但就是发展到现在的文字,也是一种符号。
人们凭借这种符号用于社会交流、用于生活工作。陶文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人们交流不广、社会不需多用情况下出现的。而社会进入到夏、商后,文字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成熟文字的出现就成为必然。把甲骨文和陶文作对比,可以看出,甲骨文和陶文有着亲缘关系,无论是字形上还是文字的结构上都同出一辙。
总之,陶文成为成熟文字出现的客观条件,即便是交流不广的尧舜禹时期,也是炎黄子孙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农业在这个时期有了长足发展,中原的人们以定居生活为主,这也是陶文在龙山时期的中原产生并用来记录语言的原因之一。文字产生还有一个主观上的推广。文字不是一个人发明的,是众多智人共同努力的结晶。
而且文字经过不同的人被发明出来后,需要有专门的机构统一组织进行整理和推广。文字的发明是多元的。过去,我们有一句俗话:“十里一方言,五里一风俗”,说的就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语言,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字,否则也不会有秦始皇统一文字之说了。文字是继语言之后人类的第二大传播工具。
结语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传播时代新纪元。它克服了口语传播的即逝性,使信息能长久保存。文字打破了人们之间的时空界限,扩大了交流范围。更重要的是自从文字出现后,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文学、诗歌、史学、书法艺术、印刷术等都相继出世,可以说没有文字就没有文明。综上所述,文字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