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蜂窝织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惟视科普一文了解眼科的铅笔伤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

铅笔致眶颅外伤发生率虽然较低,但在影像学上不易被识别容易造成漏诊,且迟发损伤会严重威胁视力及生命,因而需要引起重视。

系列病例回顾

WON-KYUNGCHO医院数据回顾性分析了四例铅笔致眶颅外伤并残留异物(铅笔)的病例,病例特点如下表:

点击查看大图

表一四例铅笔致眶颅外伤病例特点

点击查看大图

表二铅笔致眶颅外伤的并发症

图一14月男孩铅笔致眶颅外伤一例

疾病特点

1.儿童常见,多单眼发病,右侧多见,可能与习惯使用右手有关,但病例数太少尚不能作为统计学结论。

2.内眦及眶上裂是最常见穿通部位。经眶上裂容易损伤海绵窦,因此会存在视力丧失及危及生命的风险。

3.因儿童往往不能自述病史,常常延误确诊和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生呕吐时预示着颅内压增高,应保持警惕。

4.损伤视神经及其血供将对视力造成损伤是不可逆的。而眼肌麻痹、瞳孔反应异常、上睑下垂及角膜知觉减退在异物取出后一般能缓解。

5.迟发脓肿和炎性肉芽肿,与铅笔成分为石墨和木头以及其粘附有皮肤菌落和一些*性物质有关。

主要检查

1.CT是首选检查。CT上木材与空气难鉴别,石墨与骨质密度相似,因此有时较难将较短的铅笔与周围组织相区别,而3DCT能协助医生快速确诊。

2.造影是诊断眼眶及眶颅感染所必不可少的,如眶蜂窝织炎,眼眶及颅内脓肿以及慢性瘘道。

3.因儿童往往不能自述外伤病史,尽管CT辐射较MRI高,仍需首选;CT排除金属异物后可再行MRI检查,MRI能够识别脓性病灶及肉芽肿中的眶内异物,能够补充CT所未能识别的异物;

4.发现可疑血管损伤时,应考虑行脑血管造影。

图二铅笔致眶颅外伤行CT及血管造影检查一例

左上:穿入眼眶和颅腔的线性异物由中央不透光区和周围透光区组成。

右上:异物一端穿过眶后壁伸入右侧颅中窝眶5mm,紧靠右侧海绵窦内的右侧颈内动脉(白箭头)。

左下:血管造影显示眼动脉血流中断。

右下:治疗后眼动脉血流恢复(黑箭头),未见动静脉瘘。

治疗

1.尽快取出异物:木头多孔能够成为微生物很好的寄居地,容易诱发感染。当侵犯硬脑膜时,感染死亡率将增加25%。

2.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

3.当出现颅脑损伤时,及时给予抗惊厥药物。

总结

铅笔异物隐蔽,长时间残留会引起机体严重的迟发损伤,建议伤后48小时尽快确诊治疗,此时继发损伤和形成脓肿可能性尚小。CT检查非常必要,3DCT更简单迅速。取出异物前需先确认有无隐蔽的颈内动脉损伤,造影能够协助鉴别。

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