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吃
也造就了
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
不管什么阶层、什么民族、什么年龄的人都需要食物
小编作为一个吃货
秉承着唯有美食
与爱不可辜负的原则
给您说说
吃的那些事儿
在南通
每个人的儿时记忆中
热闹的家庭聚会
总少不了一桌子菜
冷碟中必有
醉虾、醉蟹、醉泥螺
而今
我们长大了
西餐、料理、烧烤……
纷纷占据了我们的双眼
生鱼片蘸芥末、再来块三分熟的牛排
嗯~美滋滋
原始人类茹毛饮血
是因为不会用火
而今科技高度发达
汽车盖上都能做菜
人们崇尚生食
却是为了这一口原味
比如生鱼粥、生蚝
生食鸡蛋、蔬菜沙拉等
诚然
部分食物若不进行煎炸烤
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
它的本来风味和营养价值
但是
小编要好心提醒你
生食的安全风险也是相当高的
那么
有哪些危险因素呢
1寄生虫
淡水水质污染较海水严重,水产品含有的寄生虫、致病细菌、病*比较多,浅层海水也较易受污染。
淡水鱼、虾可能携带肝吸虫(华枝睾吸虫);龙虾、螃蟹、蝲蛄等可能携带肺吸虫;蛙类、蛇类可能携带裂头蚴。
相比之下深海鱼污染较少,但非百分之百安全,像三文鱼、金枪鱼、海鲈鱼、鳕鱼、带鱼、石斑鱼、鲱鱼、大马哈鱼、海鳗、真鲷等可能携带异尖线虫。
生猪肉、生牛肉可能携带绦虫,过去常讲的“米猪肉”就是指被绦虫感染的猪肉。
蔬菜在种植、清洗过程中不注意的话,很容易附着蛔虫、蛲虫这类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寄生虫。
2细菌
生肉、海鲜水产、蔬菜、水果、乳制品,在加工、运输及储存过程中都有被致病菌污染的风险,人体食用后出现食物中*。
最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生牛肉、蔬菜、水果、乳制品)、沙门氏菌(生鸡蛋)、弯曲杆菌(生鸡肉)、李斯特菌(乳制品)、副溶血性弧菌(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创伤弧菌(海产品)等。
除了经口感染,创伤弧菌还可经伤口感染引起蜂窝织炎、骨髓炎并迅速导致菌血症、败血症,病死率极高。因此不仅吃时注意,处理海鲜时更要警惕。
3病*
甲型肝炎病*主要通过污染水源、食物、食具等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所有水产均有可能感染甲肝病*。
常引起胃肠炎的病*主要是轮状病*和诺瓦克病*(贝类、蔬菜、水果)。
4生物*素
苦杏仁、苦桃仁、枇杷仁、李子仁、木薯等植物以及青鱼、草鱼、鲢鱼、鲤鱼和鳙鱼等淡水鱼的胆汁中均含有氰甙,生食后经体内酶和酸作用产生氢氰酸,引起窒息甚至死亡。
生的豆类含有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生食轻则恶心呕吐,重则死亡。
5重金属
鱼类对汞、砷、铅等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尤其是处于食物链较高端的鱼类如鲭鱼、鲨鱼、方头鱼、青枪鱼、旗鱼、大眼金枪鱼、罗非鱼等海鱼;河鱼重金属含量主要取决于水质的好坏。
此类富含重金属的鱼无论生熟都不建议食用。
6化学物质
蔬菜、水果、粮食作物等在种植、运输、储存过程中难免接触到有机磷农药、老鼠药等化学品,若未洗净直接食用,可能引起化学性食物中*。
食物的清洁与否
与我们大家的健康息息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
该如何防范
病从口入呢
1.清洗干净,彻底煮熟。正确清洗(充分浸泡、反复冲洗、瓜果削皮)可以去除食物表面的化学残留。彻底煮熟是对付细菌病*寄生虫及生物*素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2.严格控制原材料来源。若生食,请选购正规商家经过检疫的新鲜食物。海鲜应当提前冷冻杀灭寄生虫。但需注意:冷冻、烟熏、酒浸、辣椒芥末等都无法完全杀死所有有害微生物,充分加热是唯一有效方法。
3.加工过程中注意消*相关器皿和工具,厨房用具生熟分开,尤其是砧板和菜刀。4.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5.身体有任何不适(腹痛、呕吐、便秘、肛门瘙痒、*疸、发热、头痛等),都请尽早就医,并告知医生你曾经食用过的食物。6.不要迷恋所谓的野生鱼、自钓鱼。由于环境污染的不确定性,不同区域的非人工饲养鱼类可能更容易富集*素、微生物等。7.大型肉食鱼类体内更容易蓄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要吃鲨鱼、剑鱼、旗鱼、方头鱼等大型鱼类。8.生食不安全,过度烹饪也不一定安全哦。腌肉腌鱼都已被明确为一类致癌物了。
生食危害大
轻则上吐下泻
重则要人命
你或许会说
我从不生食
但你是否会
经常外出就餐或者点外卖
是否
热爱涮锅或者烧烤
是否
沉迷流心蛋或者寿喜锅
是否
自己在家处理、烹饪海鲜
任何未经
彻底加热煮熟的食物
都潜藏安全风险
不是每个人的胃
都能像贝爷一样强大
请记住
供稿
单滢
专业审稿
沈雁波
编辑
邵勇林
责任编辑
施琳玲邵勇林
投稿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