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蜂窝织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准扶贫摘穷帽步履铿锵奔小康纳章镇脱贫 [复制链接]

1#
哪家医院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j/

黄土漫天,飞沙走石,停矿后的纳章镇正在经历无比艰难的转型时期。曾经,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纳章镇带来了可贵发展机遇,依托先天的资源禀赋,纳章一度热闹非凡;可由于过度的开采,大片的耕地、林地遭到破坏,自然资源面临枯竭,采矿业渐渐沉寂下来……年,纳章关停了最后一家矿厂,随着采矿业兴起的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业等经济体,也随着矿厂的关停而渐渐衰落,荒芜的尾矿库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大片的良田遭到破坏,农民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也失去了家门口的工作机会,全镇的经济也因此进入萧条期,原本盛极一时的乡镇慢慢经济衰退。自此,纳章开始了漫长的生态修复和经济转型期。

脱贫攻坚号角响厉兵秣马亮剑鞘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州十八洞村视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纳章镇把精准扶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瞄准“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核心标尺,干字当头,精准发力,全力帮助贫困群众实现“拔穷根、换穷业”。

夯实队伍助“攻坚”。纳章镇围绕脱贫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压实工作责任,整合一切资源,用好一切力量,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瞄准对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健全组织体系,成立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双组长负责制,层层压实责任,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夯实攻坚责任,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脱贫攻坚赋能增效。行业部门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全力推进产业扶贫、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饮水、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各项工作。各村联系领导会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研究脱贫思路、制定脱贫方案、落实脱贫行动,集中部门优势资源破解难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主动自觉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59名村“两委”干部、5名第一书记、16名驻村工作队员、名帮扶干部冲锋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用真情、动真心、下真功夫服务引导帮扶贫困群众,通过开展精神扶贫、扶智扶志,引导贫困群众正确看待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着力转变“眼界不宽”“发展紧迫感不强”及“等靠要”等被动发展观念,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摘穷帽,激发出贫困群众“要脱贫”“要致富”的强大信念,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补“短板”。纳章镇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抓重点补短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基础。年至今,全区共划拨纳章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万元,省级资金万元,市级资金.3万元,区级资金.97万元。以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居住安全为目标,针对不同对象,差异化实施C级和D级危房改造等住房建设改造政策,拆除重建户,修缮危房57户,兜底新建房屋24户;以贫困村道路硬化为重点解决了全镇农户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硬化道路.7米,安装及修缮路灯盏,建设其他基础设施附属项目7个;扎实有序地推进安全饮水提升改造工作,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实施饮水改造项目9件;大力实施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新建及修缮村级活动室6个,新建村级卫生室2个。一个个数字汇聚,不仅仅展现出扶贫资金项目的成效,更是脱贫攻坚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

发展产业断“穷根”。结合精准扶贫和“一村一策、一户一品”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烤烟突出控量提质,打造核心烟区;将水、土地等优势资源规划进行规模化蔬菜种植,与蔬菜大棚—蔬菜交易市场—冷库等产业项目结合,建成集蔬菜种苗培育、种植、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规划发展肉牛、生猪、蜜蜂、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种养殖业;坚持以无公害农产品输出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走出绿色增产、保生态减消耗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加大对蔬菜产品无公害认证力度,力争在现有成熟品种上注册纳章本土商标和品牌;充分发挥产业扶贫资金的益贫作用,全面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累计发放小额信贷笔万元;年以来,全区共划拨纳章产业资金.78万元,建成头规模温氏猪养殖小区、曲宗肉鸡养殖小区、龙洞蔬菜大棚、竹园蔬菜大棚、迤堵蔬菜交易市场、大营村鱼塘、发展蜜蜂养殖等扶贫产业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收益余万元,为壮大集体经济、产业利益联结等提供稳定支撑。

引进企业拓“富路”。引进孝尊集团、云南高岭净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发展林果种植基地,以引导贫困户“三入”(入土地、入劳力、入资金)为突破口,整合资源配置,发挥项目在促进贫困户增收上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新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持续推进土地流转,引导方郎村委会的贫困群众在企业产业发展中“入土地、入劳力、入资金”,从而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基地就业薪金”和“资金投入股金”。流转60户贫困户土地.36亩,年增收38.4万元,解决周边余户农户就近就业问题,按照每人每年工作天,日均收入80元来计算,可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1.6万元,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双赢;有效破解了当地80余户贫困户致富增收难题、家庭土地资源闲置浪费难题、尾矿库区复耕难题以及农村因土地纠纷产生的村组矛盾和邻里纠纷等安全稳定难题。

多元就业增“后劲”。以外出务工和本镇企业、运输业就业发展劳务经济,优先支持贫困户就业创业,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年共有余贫困劳动力外出及就近稳定务工,其中通过政府转移务工17人。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组建镇级扶贫公司,各村(社区)成立合作社,将各村分散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全部纳入村级合作社“抱团”发展。全镇共有新型经营主体23个,其中:企业3家、合作社6个、致富带头人14名,共流转土地.8亩,带动70户贫困户增收51.4万元;同时,吸纳47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对就业困难群体及贫困弱半劳动力开发镇级公益性岗位73个,区级设置公益性特岗29个。积极对接尽快引进“就业扶贫车间”并发挥其带贫功能,加大奖补政策的宣传力度,用足用好政策,引导持续加大对贫困劳动力的吸纳力度,为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近就地就业岗位,现龙天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项目已挂牌。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采取集中教学、分散教学、实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农闲时节,扎实组织开展蜜蜂养殖、苹果种植管理、养殖实用技术、金银花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等技术培训10余期,培训贫困群众余人(次),年组织的焊工、砌筑工技能培训共带动贫困人口83人(次),累计发放交通及生活补助9.96万元。

乡风文明建设注“动力”。纳章镇一方面采取领导干部讲党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切实把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抓在经常、严在平常,进一步让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同时,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扎实开展“三讲三评”活动30余次,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得到激发;另一方面抓住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关键环节,着眼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传播和谐文化,积极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荐申报市级文明村7个,区级文明村9个,推荐道德模范4名,文明家庭5户,开展入户宣传30余次,安装公益广告余平米,发放各类宣传册余份,绘制文化墙余平米,让群众随时随地接受文化教育、感受文明熏陶,促进行动自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及时总结脱贫攻坚工作的阶段性成果,选树脱贫攻坚典型,并广泛宣传,让贫困群众看到通过努力改变生活的真实案例,从而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构建生活信心,有效的感染和引导更多的贫困群众树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引领群众走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心”动力。

扶贫暖风吹大地群众暖心感党恩

年,脱贫攻坚进入最后的总攻阶段,纳章镇的5个贫困村(其中:龙洞、方郎、曲宗为深度贫困村),竹园村于年出列,纳章、方郎、龙洞、曲宗4个村于年出列;经过七轮动态管理,纳章镇现有贫困人口户人,均已脱贫,从贫困发生率13.05%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激战正酣。回望如今的纳章,纳山水之气,章灵秀本色,青山绿水焕发勃勃生机。牢记嘱托,信心满怀,纳章镇党委政府正在努力兑现自己的承诺,带领纳章群众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龙洞河畔,龙天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里,员工们正忙着给采摘下的蔬菜打包。扶贫车间刚刚在这里挂牌,“我们都是龙洞村的,在这里我们每天可以有80元的收入,又可以照顾家里,又可以有一份收入。”今年47岁的杨洪庆一边娴熟的将一筐筐蔬菜打包装车,一边高兴的说。扶贫车间日均吸纳40余劳动力在这里务工,让无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们在家门口就有了工作地点。在发展蔬菜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发挥藏龙公司、冷库和迤堵蔬菜交易市场功能,提高冷链物流效益,带动西兰花、生菜、甜脆豌豆等特色蔬菜规模种植,建设高品质蔬菜种植基地,力争形成纳章品牌。

龙洞温氏养殖小区里,一批刚出栏的生猪正在装车,准备运向市场,年,温氏养殖小区I期完工并投入养殖,养殖小区以租赁的方式租给专业养殖人员进行养殖,带来28万元收益,有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为完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提供了保障。年区委区政府加大资金倾斜,累计投入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新建养殖小区II期III期,将养殖小区规模从0头扩大到头,年收益达万元。

龙洞河蜿蜒而下,流经方郎村委会,在黄草坪村,地势平坦,过水量大,在这里,有马龙区最大的水源供水点——黄草坪水库。黄草坪水库管理所旁,黄草坪新村建设如火如荼,新村将吸纳普柒、秧田冲2个村民小组和黄草坪居民点共86户人搬迁到此居住。为更好保护水源点环境,改善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纳章镇在实施“两村一点”群众引导性搬迁的同时引进云南高岭净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库区群众土地,采取自主抚育苹果苗,“蜜蜂+果林”双发展思路,发展无害化有机种养殖,目前已投资余万元,养殖蜜蜂箱,育苗3余株;同时还为周边群众提供工作岗位,吸纳他们到苹果基地务工,让“耕地人”变成了“打工人”。

孝尊集团的果园里,员工们正忙着采摘、包装木梨,孝尊果园培育的木梨果肉细腻、口感清甜,在云南名特小吃展销会上,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等到明年,苹果树也开始陆续挂果了,要是收成好,到盛果期的时候光苹果就能有吨左右的产量!希望我们的果园明年是个丰收年!”孝尊集团负责人张伟高兴的说。

纳章一社路边,杨增玖在小院里翻晒被褥。年,杨增玖享受危房改造政策,建起了新房,告别了冬冷夏热、瓦面漏雨的土木结构老房,一家四口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自年来,纳章镇实施危房改造户,其中:实施四类危房改造户,非四类危房改造户,补助资金.万元。户贫困户中实施危房改造户,其中:拆除重建户、修缮加固户、兜底新建27户,确保所有贫困户均住上安全房屋,实现遮风避雨、安全稳固的安居梦。

李子沟民族广场上,彝族群众欢歌一片。李子沟居民小组隶属曲靖市马龙区纳章镇纳章社区,位于纳章镇北部,距离镇政府5公里。共有农户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人,彝族64户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村。年起,整合资金余万元,打造民族团结示范村。如今,宽敞的民族团结广场,不仅让少数民族群众性娱乐活动有了场地,极大地改善了村内基础设施,更为村内增添一抹亮丽的风景。又到一年一度盛大的火把节,红红火把照亮了广场的夜空,也照亮了彝族群众们喜悦的笑脸……

龙洞河穿纳章村一侧而过,又穿杜迤泽和段迤泽两村之间旖旎流去。中途经跌水,形成二十多米高、四米多宽的层岩瀑布奇观,俗称“小跌水”,是马龙历史上的八景之一。曾几何时,杜迤泽村的水塘、大营村的荒秧田因无人监管,渐渐变成了黑臭荒芜的垃圾死角。竹园村党总支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挨家挨户做工作,并通过党员大会、户主大会积极动员,将大营村32亩荒秧田“凑零换整”无偿给村集体使用,实现了“征地”零费用;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整合资金余万元,新建居家养老互助服务站、卫生室及活动广场,广场低洼处建设2个鱼塘,投入1.5吨鱼苗、栽植2亩藕苗,形成“鱼+藕”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莲藕产生的腐生物给鱼提供了养料,鱼也为莲藕生长提供肥料,鱼藕相得益彰;鱼塘周围建成休闲步道米,绿化面积1平方米,这不仅为竹园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也让群众享有了和城里人一样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小广场也变成了村里民情民意的汇聚点。同时,投资.5万元,充分利用杜迤泽闲置水塘,探索建设景村融合雨污分流湿地工程,将全村排水沟引到生态处理池,再由处理池分解到荷花塘再次过滤,最后排到龙洞河内,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有效保护龙洞河不受污染。

上善若水,凹凸自然。在大营村的不远处,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这里因村旁凹中水流不断而得名——水凹村。步入水凹村,房屋鳞次栉比,道路平坦整洁,生动美丽的墙体画,路边栅栏围起的小花园不觉让人眼前一亮。几十年来,水凹一直沿用“卫生包到户、秩序包到户、设施包到户”的“三包”制度和每年每户必须做满15次义务工的制度,并将其纳入村规民约,激发村民爱护村庄的自觉性和参与村庄治理主动性,实现“以自治消除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建成有文化内涵、有地方特色、可推广复制的美丽村庄。

河流穿迤泽而下,注入支流鲊碧河,这里便是大曲宗——彝语,意为头人住的地方。鲊碧河以北2公里处的古城山上便是曲宗古城遗址,相传,这里曾是彝族土司居住的地方,该遗址于2年被马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曲宗村为纳章镇深度贫困村之一,因地理位置较偏,自然村分散,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这也导致曲宗没有良好的产业发展条件,集体经济支撑不足。为改变这一局面,自年起,累计投入资金.9万元,硬化曲宗村内道路8.13公里;投资69.96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对全村户农户安装水表、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村内基础设施;同时,投资万建设曲宗扶贫肉鸡养殖场,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稳定支撑。“现在路宽啦,又平整,我们辛苦种的蔬菜运出去卖可方便多啦!”依靠发展蔬菜种植走上脱贫致富路的郭海平脸上挂着憨厚的笑。

如今,纳章镇36个自然村均已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家家户户都能住进遮风避雨、安全稳固的房子,喝上安全的自来水,教育、医疗都有了稳定保障,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依托农业产业谋发展兴起了以甜脆豌豆、西兰花等为主的蔬菜种植,肉牛、生猪、蚕桑、蜜蜂规模化养殖的特色产业。未来,随着随着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振兴等工作的逐步深化,资金投资力度持续加大,纳章镇将依托山、水、土地资源走在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上,绽放新的魅力。(通讯员:吴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