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国际糖尿病联盟在年公布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已超过20%。肌少症是一组随年龄增长、进行性的骨骼肌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下降和机体的生理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2型糖尿病患者中肌少症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倍余。
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肌少症,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会进一步减退
1、概述
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亿糖尿病患者,60岁以上者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超过20%。预计到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可能超过4亿,而肌少症人数可能会超过2亿。年,已经提出了肌少症概念,“sarx”在希腊语中指的是“肌肉”,“penia”指的是“减少、丢失”。
年,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认为肌少症是一种广泛性、进行性的骨骼肌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下降和(或)机体的生理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年,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EWGSOP2)再次总结8年来肌少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将肌少症的定义再次更新,即进行性、广泛性的骨骼肌系统疾病。
且与发生跌倒、骨折、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有关。研究显示,60岁-70岁的人群中肌少症的发病率在10%-30%左右,而80岁以上者肌少症的发病率已超过50%。肌肉力量的减退被认为是体内各系统功能减弱的重要标志,首要表现是骨骼肌的肌肉质量发生明显减少,进而肌肉力量的明显减退。
为提物困难、走路无力、坐立难以平衡等表现。对于高龄的肌少症患者而言,机体的生理功能进一步减退,肌肉质量损失的速度明显加快,而皮下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导致骨骼肌肉质量及性能进一步的降低,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可能更为显著。
2、相关机制
在老年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钙、磷在骨质上沉积不足,影响骨骼肌细胞的矿化,肌肉等组织无法应力附着,增加了肌肉丢失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炎症因子引起的代谢与分解失调可能是肌少症发生的机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骼有合成代谢作用,骨骼肌代谢合成通过IGF-1介导的旁分泌信号转导机制,促进骨骼肌细胞的合成作用。白介素-6可以诱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炎症反应,甚至会加重胰岛素抵抗。瘦素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测因子,有助于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肝脏葡萄糖的分解,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脂联素血清浓度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呈负相关。肿瘤坏死因子在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以过量表达,对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调节也起到关键作用。但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体内的IL-6、瘦素、APN、IGF-1、肿瘤坏死因子的血清浓度尚不明确。
之前的研究工作中,发现老年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BMI、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四肢骨骼肌指数等要低于糖尿病非肌少症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疾病较多,处于慢性系统性炎症状态,可能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其病情相对复杂、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高、器官功能也逐渐衰退。
这些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构成了挑战,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需要有针对性,更符合个体情况以及重视安全性。尽管公众对老年慢性疾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是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给老年患者带来的人体体成分构成的改变、日常生活质量的下降并没有引起公众的足够认识。
0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肌少症的临床特点,以下3点临床上较常见
1、年龄
在老年人群中,肌肉功能参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呈线性递减趋势,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增加可能与增龄有关。增龄与老年患者的肌肉力量降低、活动障碍有密切联系,与肌少症、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症等紧密联系。有报道指出,增龄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凋亡信号激活、卫星细胞功能下降、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自噬的早期改变会使肌肉微环境恶化,故肌细胞合成减少。肌少症这一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肌肉质量、肌肉力量会逐渐下降,骨骼肌中会发生线粒体DNA缺失突变,并且沿着骨骼肌纤维的长度不断积累。
线粒体DNA的缺失突变破坏了肌细胞的正常形态,介导了细胞凋亡、骨骼肌纤维断裂、坏死,导致骨骼肌纤维不断丢失。含有线粒体DNA缺失突变的电子传输链,肌肉纤维缺陷会明显增加,肌肉纤维数量减少了18%,肌肉质量损失了22%。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功能参数可能会逐渐下降,肌少症发生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2、性别
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肌少症的发病率可能会超过女性。可能是男性的肌肉质量因年龄增长导致肌肉丢失的量远远超过女性。有学者提出,雄激素增加骨骼肌质量,雄激素不仅可以增强骨密度、骨强度,还可以增加肌肉强度。
低剂量睾酮可以减少脂肪组织的含量,并增加肌肉含量;无论对于男性或女性,大剂量的睾酮还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各个地区肌少症的性别比例差别很大,可能是选择的研究人群性别分布不同所致。参照以上各地区推出不同的肌少症诊断标准,肌少症的性别比例方面确有差异。
3、BMI
有报道指出,低BMI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BMI较低与肌肉质量的减少有关,肌肉质量减少,肌肉通过血流密度也相应减少,血小板粘性增加,也增加了血液酸度,加速骨质溶解,维持正常骨骼所需的养料减少,骨质流失过快,影响骨质高峰的形成,加速了骨骼肌肉系统的老化,肌细胞合成的原料也会减少。
60岁以上者中BMI18.5kg/m2的发生率为3.08%(4/)。BMI18.5kg/m2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直接证据,营养素缺乏是肌肉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老年人营养缺乏普遍存在,所需的原料缺乏、生成的肌细胞数量不足,能量代谢负平衡,肌肉生成减少,营养不良时2型糖尿病与肌少症可同时出现。
老年患者日常活动量减少,能量消耗的减少、饮食摄入减少等一系列改变,BMI也会降低。老年患者肌细胞广泛性、进行性的减少,能量消耗及运动能力下降,而机体摄入的热量减少,体质量也会下降,应该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