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肝病大国,针对乙肝的知识科普从未停止,但人们触目可及的都是“乙肝是一种血液传染病,不会随着饮食、共餐等途径传播”“摆脱对乙肝患者的偏见和歧视,可以正常同桌吃饭”。但很多人还是没办法克服自己内心的关卡,生怕感染乙肝。
我国对乙肝的预防措施可以说是比较完备的,对乙肝疫苗进行免费接种,刚出生的孩子尽快的接种乙肝疫苗,能够更好的预防感染乙肝,引发乙肝。但仍然有一些成年人被感染乙肝,人们就开始猜想了,是不是因为和乙肝患者同桌吃饭才被感染的?
01和乙肝患者同桌吃饭,会被感染乙肝吗?
在正常情况下,乙肝的传播途径中并不包括呼吸道传播和消化道传播。也就是说,如果你和乙肝携带者或者乙肝患者在一起办公、吃饭甚至情侣间的亲密接触、亲吻等,通过呼吸或者消化道的方式传播乙肝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目前人们可以知道的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也就是说,假设你和乙肝患者同时存在口腔破损或者皮肤黏膜破损,在血液相互接触后,确实可能导致乙肝病*传播。
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5亿慢性乙肝患者,其中约有74%都生活在亚太地区,我国也在其中。有人说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和体液,母婴传播。但如果仅有这几种传播途径,不经过饮食传播,是否可能造成如此大的感染群体?
02反思:乙肝病*是否也可能随着饮食传播?
根据科学的分析结果显示,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卫生习惯相对比较好,而生活够条件越差的国家,存在饮食污染的风险也会更高。国人热衷于聚餐,在餐前便后没有洗手的习惯,或许也是乙肝病*污染食物,导致病*传播的一种风险。
目前很多人都只认为乙肝病*会随着母婴传播、血液等途径传播,但在严格进行母婴阻断,输血安全化操作的同时,仍然能有人会被传染乙肝,是否需应该考虑一些特殊的“小风险”事件?
类人群或需小心共餐传染
第一,未接种乙肝疫苗,形成抗体但需要长期和乙肝患者共同生活的人群。
当乙肝患者在生活中出现血液暴露,滴落或者污染食物时,并未形成抗体的人群就可能在频繁接触后增加感染的风险。
第二,存在口腔溃疡或者消化道溃疡等问题的患者
这一类人群往往会比他人的抵抗力更差一点,而且受到肠胃功能紊乱的影响,消化液分泌异常,是否能够在人体食用乙肝病*污染的食物后,及时的杀灭病*,阻止病*进入血液,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第三种是存在上呼吸道感染,自身免疫力非常差的人群
在这时,乙肝可能随着破损的呼吸道粘膜,在免疫系统存在漏洞的时候伺机进入血液,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
符合这三种情况的人群,在长期频繁的接触乙肝患者,共餐的情况下,或许会面临比他人更高的感染风险。当然,这是一些低风险的“小概率”事件,人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04害怕感染乙肝,你应该怎么做?
当人们担忧乙肝患者共餐会传染病*,和他们共同生活被传染病*时,医生可以给出的答案是从理论上来说,不存在病*随着共餐、正常的日常接触等途径传播。但很多人还是不放心。建议你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接种乙肝疫苗,形成抗体
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一种最有效也是预防乙肝最“实惠”的方法。在完成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后,能够在人体内形成抗体。当人体内形成抗体后,能够直接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感染,并且阻止病*损伤肝脏。
(2)检查乙肝五项
在乙肝五项检查中,不仅是了解自己是否存在乙肝病*感染的问题,也是为了了解自己是否存在乙肝感染的问题,也能知道是否存在抗体。根据《乙肝防治指南(版)》不仅鼓励一般人群在常规体检时检查乙肝两对半,也建议存在乙肝携带者,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等高危人群进行乙肝五项检查。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乙肝五项全阴,说明体内并不存在乙肝抗体,建议及时接种疫苗。尤其是高危人群建议检测抗体水平,当抗体水平低于10mIU/mL时,建议补种。
(3)阻断血源性传播的途径
不想被乙肝感染,最好避免去不正规的场所进行打耳洞、纹身、修脚等可能出现血液暴露的行为。需要输血或者使用血制品医院诊所,以免出现血源性传播。
而生活上也可能存在血源性的传播,比如和乙肝患者、病*携带者共用剃须刀、刮眉刀或者指甲剪等用具,都可能存在血液接触,增加传播风险。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考虑到个人的身体状况对感染乙肝的风险也有影响,建议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在吃饭前应该坚持洗手,在公共场合就餐时尽可能使用公筷。尤其是存在口腔溃疡、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患者,也应该学会避免小概率的风险事件。
生活习惯方面主要是为了保护肝功能,更好的预防肝脏疾病。当长期熬夜、身体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的时候,会增加肝脏代谢的负担,更容易出现疾病。坚持早睡早起,保证优质的睡眠对保护肝脏,预防乙肝也有帮助。
医生提醒:虽然说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中并不包括消化道传播,意味着共餐并不会导致病*感染。但当人们存在消化道溃疡、口腔溃疡等情况时,是否也应该更多的注重预防乙肝?采取接种疫苗、做好卫生习惯以及使用公筷等方式,或许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肝脏健康,预防乙肝。
参考资料:王学新,*秀丽,王晓蓉,等.乙肝病*可能主要通过饮食传染[J].医学争鸣,,():50-5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