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蜂窝织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医眼科学 [复制链接]

1#
第四节 眼与神经精神科病

一、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为神经系统的脱髓鞘性疾病,其病变分布区域较广且分散,多位于脑和脊髓的白质中,表现为局限性块样病灶,最先损害神经纤维的髓鞘,最后形成硬化斑,视神经及视交叉也易受损。本病多发于20~40岁之间,神经系统症状形式多样,因病灶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眼部最常见的损害为单眼或双眼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视力可于1~2天内迅速减退甚至失明,但一般均可于数周内大部分恢复,很少完全失明者,然而容易复发。据统计约有50%病人发生球后视神经炎,约有1/3患者的首发症状即为球后视神经炎。视野中多有巨大的中心暗点,如病变距眼球较远则眼底多正常。视神经损害较重者,可遗留视神经萎缩。此外也可表现眼肌麻痹、眼球震颤、上睑下垂、Horner综合征等。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过敏、代谢障碍,中*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二、视神经脊髓炎

视神经脊髓炎又称Devic病,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为双侧急性神经炎或球后视神经炎,以及在发生视神经炎的同时或前后发生的脊髓炎所引起的截瘫。病人视力多急剧下降至光感或完全失明。眼底表现为视盘充血、水肿(视神经炎型)或正常眼底(球后视神经炎型)。此外尚未有瞳孔光反光射迟钝或消失、巨大的中心暗点或视野向心缩小等改变,偶可伴有眼外肌麻痹。本病死亡率约为50%,多因呼吸肌麻痹或因继发肺及泌尿系统的感染而死亡,也可自然痊愈,视力完全恢复。

三、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是一种青少年的家族性进行性疾病,由于铜代谢障碍所致。铜沉积于全身组织中,以大脑豆状核和肝脏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强直和不自主的动作,在眼部可在角膜边缘部出现宽约为1~3毫米的金*色或淡青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清楚,内缘模糊,裂隙灯下可见在后弹力层有细小颗粒,又叫凯费(Kayter-Fleischer)氏环,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特征。此外,尿铜排出量增加,因肾功损害可有氨基酸尿。

四、重症肌无力

为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冲动传递功能发生障碍所致。该处所释放的乙酰胆碱并无改变,但是由于该处神经末梢的改变或某些类似*素的新陈代谢产物的积聚,致使神经冲动的传递发生了障碍。本病主要是横纹肌无力,极易疲劳,休息后减轻,好发生于青壮年女性,肌肉注射0.5~1.0毫克新斯的明,半小后,症状好转,即可确诊。眼部表现为上睑下垂及程度不一的复视,尤以下午和傍晚因疲劳而加重,休息后减退,常为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也可发生眼球运动障碍和永久性全部眼外肌麻痹,使眼球固定,但后者少见。集合作用减退,但瞳孔直接对光反应和调节反应均属正常。

五、脑血管病

(一)脑血管阻塞:脑血管的阻塞因损害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的眼部症状。颈内动脉阻塞可引起患侧缺血性视盘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甚至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血压降低,从而表现为阵发性黑朦、视神经萎缩,甚至无脉症眼底病变等。大脑中动脉的阻塞则可引起双眼病灶对侧的同侧偏盲。基底动脉阻塞可引起瞳孔缩小及第Ⅲ、Ⅳ、Ⅵ颅神经麻痹。大脑后动脉阻塞则表现为皮质盲或双眼灶对侧的同侧偏盲伴*斑回避。

(二)脑出血:脑出血一般系指内囊出血,在急性期昏迷时多表现为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但清醒时此征不明显。如病情允许检查视野,可查见双眼同侧偏盲。

(三)脑血管瘤:脑血管瘤也因位置不同而眼征各异。海绵窦段动脉瘤因视神经或视交叉受压而引起视力减退或双眼颞侧偏盲,此外还可有第Ⅲ、Ⅳ、Ⅵ颅神经麻痹及角膜反射迟钝、眼静脉回流受阻。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血管瘤则因视神经或视交叉受压而引起视力障碍或双眼颞侧偏盲,无第Ⅲ、Ⅳ、Ⅵ颅神经损害。大脑后动脉或后交通动脉瘤则可有第Ⅲ颅神经麻痹。脑动脑瘤除因机械压迫引起上述改变外,还可因瘤壁破裂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征更为特殊。

六、脑炎与脑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眼部表现有结膜炎、角膜感觉迟钝消失,有时甚至可发生角膜溃疡,有的可发生眼球震颤或眼外肌麻痹以及上睑下垂或兔眼症,瞳孔可因动眼神经损害而表现光反射及近反射的迟钝或消失。病情严重者可伴有视盘水肿或视神经炎,少数病人可于后期出现神经萎缩。视网膜静脉迂曲、动脉变细,视网膜可出现出血及渗出斑。

甲型脑炎更多见有眼肌麻痹、眼球颤、上睑下垂、瞳孔变化及调节麻痹。慢性期有时有特征性的动眼危象的发作,发作时双眼多向上方凝视数分钟至数小时之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除可因眼球运动神经受损引起肌麻痹、上睑下垂、瞳孔障碍外,有时也可见到转移性眼内炎或视神经萎缩。

七、脑肿瘤

脑肿瘤引起的眼部症状有两大类:一类是因为肿瘤不断长大,占据了颅腔内的位置,引起颅内压力的增高,从而发生视盘水肿,以及晚期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盘水肿的早期,病人可发生阵发性黑朦,而晚期则多因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而致盲。

脑肿瘤第二类症状则根据肿瘤的部位而表现不同的眼症。额叶肿瘤可引起患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盘水肿,即所谓的Foster Kennedy综合征。垂体肿瘤则引起双眼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及双眼颞侧偏盲。颞叶肿瘤表现为肿瘤对侧的上象限同侧偏盲;而顶叶肿瘤则表现为病灶对侧的下象限同侧偏盲。枕叶肿瘤多出现肿瘤对侧的同侧偏盲且常伴有*斑回避。蝶骨嵴脑膜瘤则表现有第Ⅲ、Ⅳ、Ⅵ及第Ⅴ颅神经眼支的损害。脑干肿瘤则因中脑、桥脑、延髓等部位不同而分别表现为第Ⅲ、Ⅳ或Ⅵ、Ⅶ颅神经的损害以及侧方同向运动麻痹。小脑肿瘤则多有视盘水肿以及眼球震颤动等体征。小脑桥脑角肿瘤亦表现为视盘水肿、角膜反射消失以及面神经损害引起的兔眼症等。

八、癔病

癔病多发生于情绪不稳、情感脆弱、富于幻想的女性患者,病人往往有精神创伤,或情绪激动的历史。癔病的眼部症状多种多样,如眼睑痉挛、不能睁眼,单眼或双眼突然失明,但瞳孔光反射正常,且行动自如;有的单眼或双眼复视、眼睛畏光、异物感、眼球或眼眶剧烈疼痛、色觉或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调节痉挛或调节机能麻痹;视野向心缩小或呈螺旋形缩小,颜色视野不符合正常规律、视野可随暗示的影响而改变等。癔病患者所有症状常可在暗示情况下加重、缓解或消失。

第五节 眼与儿科病

一、麻疹

眼部症状一般比较严重;首先有怕光、流泪、眼睑浮肿等症状,有时在泪阜可找到科氏斑,一般先有结膜炎,继而并发点状角膜炎,农村有忌食恶习者,还可引起甲种维生素缺乏,并发角膜软化,甚至发生角膜溃疡及穿孔,形成全眼球炎。此外,病*还可发生视神经炎和转移性眼内炎等。对合并有甲种维生素缺乏者,应加强营养,立即肌注或口服大量甲种维生素。

二、流行性腮腺炎

妊娠期妇女若患腮腺炎,出生的婴儿往往会有小眼球、小角膜、角膜混浊及先天性白内障等眼部先天异常。

儿童感染腮腺炎,可有眼睑水肿、充血、上睑下垂或睑裂变窄,或可伴有急性泪腺炎。少数病例发生结膜炎、浅层点状角膜炎或深层角膜炎。有的于腮腺炎愈后10天左右发生虹膜睫状体炎。也有视网膜静脉充盈、迂曲,甚至发生血管阻塞者。少数病儿并发视盘炎或球后视神经炎。

三、百日咳

由于剧烈的咳嗽,常可引起眼睑浮肿,眼睑皮下出血及结膜下出血,严重者可有前房出充血、视网膜出血,甚至玻璃体出血。除玻璃体出血较难吸收外,其余各部出血均可于咳嗽减轻时自行吸收,预后良好。

四、白喉

患者常可发生卡他型、假膜型或坏死型的膜性结膜炎,以致眼睑红肿,触痛,结膜充血,脓性分泌物紧附于结膜表面很难除去,除去膜后,其下之结膜多有出血,但一般愈后结膜面不产生瘢痕。少数严重者结腊面可留下瘢痕,致眼睑内翻倒睫,有时因结膜表面粗糙,引起角膜炎症及溃疡。白喉患者因*素损伤神经系统而发生眼肌麻痹和调节机能障碍,一般均在发病后2~8周时发生,但预后较好。

五、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细菌性痢疾可因失水而引起眼睑皮肤干燥及眼球内陷;也可因营养不良致维生素a缺乏导致角膜软化。文献有报导因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高热或*素引起皮质盲,病儿视力全无光觉,但瞳孔光反射完好。中*型痢疾有时可出现视网膜动脉痉挛和视网膜水肿。少数病人可伴有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或视神经炎。

六、早产儿

早产儿如罩入高氧的暖箱中哺养,可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发育不完全,高浓度的氧气吸入使视网膜血管组织发生大量新生血管,从而产生出血、渗出及机化膜。

七、产伤

新生儿经过产道时或因难产尤以经产钳分娩者,因头部受挤压,或产钳安置不当,常可发生一些眼部损伤,如眼睑出血、挫伤或上睑下垂;结膜出血、水肿;角膜上皮擦伤、角膜实质水肿或后弹力层皱折;前房出血、虹膜根部离断;视网膜出血或玻璃体出血;晶体脱位或外伤性白内障;眼肌麻痹、眼眶骨折,甚至眼球脱位。

也可因头部挤压而发生颅内出血或静脉窦的撕裂而引起颅内血肿,从而发生颅内高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盘水肿、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出血或眼球运动神经的麻痹及瞳孔障碍。

不少婴儿的一些原因不明的弱视、斜视、视神经萎缩、眼球震颤、眼球凹陷等均有可能与产伤有关。

第六节 眼与妇产科病

妊娠*血症者可发生眼睑皮肤及结膜水肿。球结膜血管改变较常见,首先为结膜小动脉痉挛,以后可发生毛细血管弯曲以及结膜贫血等改变,这些血管的改变往往较视网膜血管改变为早。严重的子痫患者球结膜的毛细血管多呈蛇形状态,这种结膜的血管改变在分娩后一周可仍然存在,一般在产后面周左右才逐渐恢复正常。

妊娠*血症的眼底改变参阅视网膜病。

第七节 眼与皮肤科病

一、麻风病

据统计全世界的麻风患者约达万人左右,约50%以上的麻风病人有眼部损害,其中约超过10%的病人因麻风病而失明。因此估计全世界约有万以上的麻风盲目者。麻风在眼部损害的情况很多:眉毛、睫毛可以部分或全部脱落;眼睑可表现有结节 、粗糙变厚、上睑下垂或眼睑萎缩以及眼睑外翻或兔眼;结膜可有卡他性结膜炎,结膜分泌物中可发现大量麻风杆菌;角膜易发生上皮脱落和溃汤或浅层点状角膜炎,有时也可有深层角膜炎;角膜也可因三叉神经受损而发生神经麻痹性角膜炎;角膜的深层炎症和溃疡病因或因角膜暴露及三叉神经损害致使角膜混浊,是麻风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麻风病人也可发生虹膜睫状体炎,虹膜表面可出现粟粒性小结节 或孤立性麻风结节 ;麻风尚可致眼球运动神经的麻痹,而出现眼肌运动障碍。

二、结缔组织病

(一)Behcet综合征:本病是以反复发作的虹膜睫状体炎(有时伴有前房积脓)以及口腔粘膜和外阴部溃疡三大征候为主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本病除常见的三大症候外,尚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皮肤及关节 等,实际上它是损害多个系统的一种疾病。眼部除反复发作的虹膜睫状体炎外,还可有眼底的改变,严重者常致失明。眼底主要损害为视网膜血管的改变,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和渗出以及由视网膜血管的阴塞而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等一系列病变。

(二)Sjogren综合征:临床上常见有干燥性结膜角膜炎、口腔干燥以及类风湿性关节 炎等三种症候,以中老年女性多见。少数患者可有肝、肾、肺的纤维性改变或硬化,甚至伴有网状细胞肉瘤者。眼部常有异物感,眼干涩及畏光等症状。结膜有泡沫状分泌物、角膜上皮小点状脱落,荧光素染色呈阳性。

(三)Stevens-Johnson综合征

为一种严重的皮肤粘膜病,多发生于对药物或食物严重过敏者,儿童和青年更易罹患。眼部表现为严重的结膜、角膜炎;眼睑红肿、糜烂;结膜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或假膜形成。愈后结膜面呈大片瘢痕而致睑球粘边、眼睑内翻、倒睫以及因泪腺管阻塞所引起的干眼症。严重病例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或眼内化脓性感染,使视力丧失或眼球萎缩。

三、梅*

先天性梅*,多见于青少年时期,表现为角膜基质炎(参阅角膜病章)。常伴有其他先天性梅*体征,如鞍鼻,Hutchinson瞳孔和视神经梅*所致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等。

第八节 眼与口腔科病

一、齿槽脓肿

齿槽脓肿多由龋齿引起,细菌*素或组织蛋白分解物经常进入血循环,引起眼部的过敏反应;成为一些眼病的病灶,引起角膜炎症、葡萄膜炎症、视网膜及视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等。因此,眼科临床上对上述疾病找不到明确病因者,常需检查口腔,根治病灶。

上齿槽脓肿脓液通过面颌骨或上颌窦,直接引起眼眶感染,发生眼球突出、眼眶蜂窝组织炎或骨膜炎或骨髓炎。

二、拔牙感染

拔牙后感染,细菌进入血内,引起菌血症,可发生化脓性虹膜睫状体炎、化脓性眼内炎或眶蜂窝织炎。

三、下颌瞬目综合征

下颌瞬目综合征又名MancusGunn现象,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上睑下垂与下颌的共同运动。患者多为单眼上睑下垂,当张口或下颌向侧方运动时,下垂的上睑立即提起,睑裂开大甚至超过健眼;闭口时上睑又恢复下垂位置,咀嚼时,眼睑随下颌的咀嚼运动不停地嚼目,这种现象被认为是由于先天性三叉神经与动眼神经中枢或末梢有异常的联系之故,据报导,少数后天性动眼神经损害恢复时也可发生这种MarcusGunn现象。

第九节 眼与耳鼻喉科病

一、扁桃体炎

扁桃体内易寄生多种致病菌,而形成一慢性病灶,细菌或其产生的*素不断进入血内。在眼部引起过敏反应,常见的有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若不清除病灶,治愈后也易复发。另外,*素还可作用于视网膜络膜及视神经而导致相应的炎症。

二、乳突炎

乳突炎常引起颞骨岩炎,眼部表现为患侧外直肌麻痹并有疼痛、畏光、流泪及角膜知觉减退。由乳突炎所致的部分海绵窦血栓形成时,眼球轻度突出及球结膜水肿。严重的并发症有限局性脑膜炎和脑脓肿。眼部改变主要有眼外肌麻痹、视盘水肿或视神经炎。出现脑脓肿时,视盘水肿更加明显,除全身有定位症状外,脓肿的不同部位也会有相应的视野改变。

三、鼻窦炎

眼眶的四壁中有三个与鼻窦紧邻,有些部位仅隔有纸板样薄壁,因此鼻窦的炎症,常可侵犯眼眶,引起眼眶蜂窝组织炎、眼眶脓肿、视神经炎等。鼻窦炎也可引起眼眶的反应性水肿,使眼睑充血水肿,眼球轻度前突等,临床上应仔细与眶蜂窝组织炎鉴别。前者反应较轻,且无明显触痛;后者炎症较重,疼痛、触痛明显。

四、鼻窦肿瘤

鼻窦肿瘤或囊肿常侵入眼眶,肿瘤不断向眼眶发展,致使眼球前突,临床上常误诊为眶内原发性肿瘤。然而鼻窦肿瘤引起的突眼,其眼球位置可因鼻窦不同而表现不一,上颌窦病变使眼球向前向上突出,眼球下转受限,额窦病变则使眼球向前向下突出,上转受限;筛窦肿瘤使眼球向前向外突出,眼球内转困难;蝶窦和筛窦后组病变多使眼球向正前方突出而无偏位,但可因视神经的受损而出现视盘水肿及视神经炎症或萎缩。鼻窦肿瘤尚可因眼外肌之麻痹,而有相应的斜视及眼球运动障碍。

五、鼻咽癌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原发肿瘤虽位于鼻咽部,但往往早期即转移,因此其原发部位常常不显症状,而因转移的症状求治。大约25~42%的鼻咽癌病人具有眼部症状,不少病人首先因眼部症状而来眼科诊治。眼部的损害可由:①经颅底破裂孔等处侵入中凹,引起第Ⅲ~Ⅷ颅神经及视经及视神经的受损;②经鼻腔入筛窦而后进入眼眶;③经翼腭凹,眶下裂入眼眶。从而引起突眼,眼外肌麻痹以及斜视等症状,也可因三叉神经的受损而有眼球及眼眶疼痛,以及角膜感觉消失及麻痹性角膜炎或溃疡,也有的表现出Horne综合征。总之,凡遇有眼眶内肿瘤或眼肌麻痹者应考虑有鼻咽癌的可能。

第十节 眼与职业病及化学中*

一、有机化合物中*

甲醇:是重要化工溶剂,主要由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吸收中*。常见有球后视神经炎,视网膜充血和水肿等。

苯及其衍生物:是工业用溶剂,又是制造杀虫剂、染料、炸药和塑料等原料之一。局部接触可发生结膜炎和角膜炎,中*时可出现神经炎,视网膜出血和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在二硝基酚、三硝基甲苯、萘和萘酚中*,可发生双眼中*性白内障,特点为初期晶体前囊下有灰色尘状混浊,后即融合扩大呈环状和盘形粒状金属反光,然后向中央部扩散,使晶状体核呈环形,花瓣形和盘状混浊,最后整个晶状体混浊。醚及其衍生物,直接接触对结角膜有刺激,中*可产生夜盲和弱视。

三氯乙烯:使用于染料、橡胶、皮革和油漆等工业,中*可发生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和三叉神经麻痹等。

二硫化碳:主要用于人造粘胶纤维、橡胶、搪瓷和玻璃工业,中*时可出现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和球后视经炎等。

硫化氢:可用作提炼金属,一般为工业废气。中*时可产生球后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等。

四氯化碳:常用作漆、橡胶、硫*和树脂等溶剂,中*时可产生球后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等。

一氧化碳:在化工、冶金和煤炭燃烧不充分情况下,易引起中*,眼部症状有结膜下出血,眼外肌麻痹。瞳孔散大及反应异常。眼底可见紫绀、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视网膜炎,色觉障碍和皮质性黑蒙等。

氰化氢:为冶金、电镀、制药等生产过程中散发的气体,接触可刺激眼部,中*可产生弱视或黑蒙,眼底变化类似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情况,继之发生视神经萎缩。

汽油:用于燃料、橡胶、油漆和印刷等工业溶剂,中*可发生眼肌麻痹或慢性结膜炎。

有机磷:为农业杀虫剂,如敌敌畏和滴滴涕等,中*后由于引起乙酰胆硷过多积聚,出现瞳孔缩小和调节痉挛等。

有机氯:常用制剂有六六六等,中*后发生视力模糊,眼睑抽搐,眼球震颤,如直接溅入眼内,可引起疼痛和充血等刺激症状。

二、金属中*

铅:主要为吸入铅和化合物的蒸气和粉尘引起中*,表现为眼肌麻痹,眼睑震颤,眼球震颤,瞳孔异常,视网膜动脉痉挛,动脉周围炎,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等。

汞:主要为吸入汞和其化合物的蒸气和粉尘,中*后表现为视力减退,眼球震颤,眼肌和瞳孔麻痹,视野缩小,视网膜出血和变性以及视神经萎缩等,此外,晶状体前囊下可见细小粉末状棕色金属反光,叫“汞化晶体”,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银:长期暴露于银灰尘和用硝酸银滴眼,可在结膜或角膜上发生棕黑色银沉着,内眼和吸入银盐中*,可在晶状体表面有灰棕色或棕红色均匀反光,为银中*重要体征之一。

锰:吸入锰粉末和烟尘中*时,出现瞳孔形状不规则,集合不全,眼球震颤,流泪和视野缩小等。

铊:用于制高度屈光玻璃和钨丝等,中*后可发生虹膜睫状体炎,白内障,眼睑下垂,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等。

三、非金属无机化合物中*

砷:砷的化学制剂常用于化工、农药和医学上,中*可引起结膜炎,巩膜炎,视神经炎,虹膜睫状体炎和视神经萎缩等。

磷:在工业上用于制造火柴,灭鼠药,杀虫剂,磷肥和药品等,中*后因抑制胆硷胆酶的活力,发生瞳孔极度缩小,调节痉挛,视力模糊,眼压低,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视网膜炎和球后视神经炎等。

四、药物中*

奎宁:可发生弱视或黑蒙,视网膜血管狭窄,视网膜水肿和出血,偶见视盘水肿,晚期可致视神经萎缩。

解热镇痛药:如安替比林,阿斯匹林等,眼部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眼睑结膜浮肿,角膜上皮剥脱,甚至形成角膜溃疡穿孔,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等。

巴比妥类和吧啡类药物:可引起上睑下垂,眼球震颤,过敏性结膜炎,中*性弱视,视网膜血管痉挛,瞳孔缩小,视神经萎缩等。

水杨酸盐药物:可有中*性弱视,皮质性黑蒙,幻觉,眼球震颤,过敏性结膜炎,视野向心性收缩和瞳孔散大等。

山道年:可产生*视症或紫视症色觉改变,还可有瞳孔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怕光和流泪等症状。

麦角:可发生瞳孔散大,调节麻痹,视网膜血管痉挛、出血和水肿,视野缩小和中*性白内障等。

磺胺药:中*时可出现假性结膜炎,虹膜炎、视网膜水肿和出血,视神经炎,暂时性近视,中*性弱视,白内障,眼肌麻痹等。

抗生素:可发生视神经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眼外肌麻痹,眼球震颤和弱视等。

皮质激素:全身或局部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严重者可有视盘凹陷,视野缺损等典型改变。其发病机理据认为系影响了粘多糖的代谢,使粘多糖堆积于小梁,使眼压升高,一般停药后眼压可下降。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可引起晶体后囊下的皮质性白内障,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 炎等疾病,而其他疾病如哮喘、溃疡性结肠炎等则很少见有此类白内障发生。长期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还可以使角膜发生细菌性感染、单疱病*性角膜炎以及真菌性角膜炎,甚至可导致角膜穿破。长期或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药物可引起*斑区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受到破坏,而发生中心性浆液性视膜脉络膜病变,或使原有病变加剧,甚至发生泡性视网膜脱离。因此,近年来对中心性浆液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均主张禁用皮质类固醇药物。

乙胺丁醇:系抗结核药,服用过量中*时首先发生闪光感,数日后视力明显下降,类似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可出现中心、旁中心,亚铃状或束状暗点。也可发生象限性或向心性缩窄性视野缺损。也可发生视盘炎和视网膜出血。症状多出现在服药后数月,停药后视力可逐渐部分恢复。

乙胺碘呋酮:短期大剂量用药时,部分病人出现灯周光环,药物减量后即可消失,用药两周以上者,易产生角膜内色素沉淀,表现在角膜缘下部上皮内有棕*色结节 状颗粒沉着,停药后亦很快消失。

洋地*:洋地*中*能引起色觉异常、视物有蓝边,或一般的*、橙、绿色色视,视力一般正常。偶尔有结膜炎及眼外肌麻痹现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