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高嘌呤、高脂肪、高蛋白成分的比重增高,而运动量普遍减少,使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人数呈井喷式增长,且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本期,无锡二院风湿免疫科任天丽主任医师将为患者讲解如何预防和治疗痛风的相关知识。
01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晶体诱发的炎症性疾病。血清中的尿酸浓度值长期增高会逐渐引起尿酸盐晶体广泛沉积而引起痛风。长期嘌呤代谢活跃、嘌呤摄入过多、尿酸排泄障碍等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引起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尿酸盐晶体沉积,进而出现急性关节和软组织炎症、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损坏。
02痛风有哪些症状?
从临床表现上痛风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痛风发作间隙期、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血清尿酸浓度随年龄而升高,且有性别差异。男性发育年龄即可发生高尿酸血症,女性往往发生在绝经后。仅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生痛风。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好发于下肢关节,典型发作起病急骤,患者往往睡前无任何不适,但到了半夜因疼痛剧烈而惊醒,数小时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可伴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发作前可有乏力、周身不适及关节局部刺痛等先兆症状。半数以上患者首发于跖趾关节(主要是大脚趾的关节),其次足背、膝、踝、指、腕、肘等也为好发部位。
(3)痛风发作间隙期: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可自然缓解,关节活动可完全恢复,仅留下炎症区皮肤色泽改变、蜕皮等痕迹。随后进入无症状间隙期,历时数月、数年甚至十余年不发。
(4)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未经治疗的病人,首发症状后20年70%患者出现痛风石。痛风石为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的*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赘生物,常发生于耳轮、前臂、第一跖趾关节、指关节、肘部,也可在肾脏内被发现,严重者可引起肾衰竭。若关节炎症长时间反复发作进入慢性阶段,关节症状不易完全消失,可出现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严重时表面破溃,流出豆腐渣样物,破溃不易愈合。在此期也可有急性痛风反复发作,可加重关节损失及畸形。
03哪些人群是高发人群?
有以下情况的男性及绝经期后的女性属于高危人群,应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