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蜂窝织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高烧时怎样正确有效使用物理降温有哪些注 [复制链接]

1#

临床上将超过39℃的体温称为高热[1],伴有高热临床表现的患者,由于其体内氧的消耗量和代谢率均会明显的增加,因此更容易出现体内环境的紊乱及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对高热患者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是快速、有效的,对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护理研究进展,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现将结果总结综述如下:

1物理降温的方法

1.1擦浴方法

对高热患者用擦浴的方法进行降温,可以快速降低患者体表温度,但维持的降温效果太短,于香玲[2]在文献研究中认为擦浴降温方法会浪费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时间,对这种物理降温方法并不支持,而芮祖琴[3]在文献研究中,擦浴降医院中应用,但可以将其列入指导农村、社区、家庭高热患者处置的健康教育中,符合这些场合的应用情况,可以适当的推广。在擦浴方法方面,郑惠珍,陈月花[4]在文献研究中指出了用40℃左右的酒精进行擦浴可以获得明显优于传统酒精擦浴的降温效果,其主要原理是具有一定温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也能够更快速的从人体表面挥发,进而带走更多的热量,达到更明显的物理降温效果。

1.2冰袋冷敷降温的方法

冰袋降温方法在运动场上比较常见的,运动员受伤后可立即用冰袋在受伤处冷敷,以尽量减少受伤部位的肿胀现象。*允香[5]在文献研究中指出了化学冰袋发挥物理降温的机制是不但可以通过冰袋内部的低温物质降低接触皮肤表面的温度,冰袋内的易挥发物质(例如胺类化合物等)还能够挥发吸收并带走机体的热量,同时,文献研究人员还考察了冰袋使用的依从性情况,考察结果显示了冰袋与其他类传统物理降温方法相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笔者认为是由于冰袋具有重量轻、携带方便、不易破裂并且降温效果好等优点,同时,由于冰袋的使用可以由患者自由操作,这也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在盐水冰袋的降温效果方面,赵舜君,田浚弘,王功茴等[6]在文献研究中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盐水冰袋在室温条件下的降温效果,结果发现浓度为10%的盐水冰袋在室温条件下持续三个小时后的温度仍低于0℃,具有更长的低温持续时间,而且,10%浓度的盐水冰袋在融化过程中可始终保持冰霜混合状态,冰袋外感松软,可更紧密的接触皮肤,更有利于高热患者的降温。

1.3静脉降温法

由于下丘脑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中枢性高热患者,由于这类患者具有体温升高迅速,普通降温效果差的特点,为了能够获得快速、有效的降温效果,可以选择静脉输注降温方法。鞠兰[7]在文献研究中提到了静脉输注降温方法的要点是将患者需要进行常规输液的液体至于冰箱中,待输液降温至10℃左右时取出,在棉套保温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静脉液体输注,可获得高达%的降温效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张鸿敏,杨秀芹,王艳玲等[8]在文献研究中提到了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在意识清楚并且排除了低血压的条件下可用冰生理盐水灌肠,进行物理降温。

2物理降温的护理注意事项

一是对于冷非常敏感的患者不适宜采取物理降温方法,陈玲[9]在文献研究中提到了过冷的刺激会促使冷敏感患者出现寒战,患者横纹肌产生的热量大大增加,降低了降温效果。

二是在对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时应在足心放置热水袋,这样可以缓解脑组织的充血现象,提高散热效果,增加患者的舒适性。韩碧园,周丽丹[10]在文献研究中提到了对头部实施物理降温的患者,在足部防止热水袋可以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状态的耐受性,降低脑部消耗量,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是对患者进行擦浴物理降温时,尽量避免擦到患者的胸前区、后背、足底部位等,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11],与此同时,在对高热患者进行擦浴降温的同事,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神态、脉搏和血压变化[12]。

参考文献

[1]沈小凤.物理降温护理在小儿高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6):-.

[2]于香玲.物理降温护理对小儿肺炎感染致高热的降温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30):-.DOI:10./j.issn.-..30..

[3]郑惠珍,陈月花.指导家属做好发热患儿的物理降温护理[J].职业与健康,,17(11):-.DOI:10./j.issn.4-7..11..

[4]芮祖琴.ICU中枢性高热病人物理降温护理现状及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08(21):-.DOI:10./j.issn.-..21..

[5]*允香.脑卒中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11(3):-.DOI:10./j.issn.-....

[6]赵舜君,田浚弘,王功茴等.脑血管意外之中枢性高热的护理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09(9):-.DOI:10./j.issn.-..09..

[7]鞠兰.脑血管意外所致中枢性高热的观察与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48(9):45,82.DOI:10./j.issn.-..09..

[8]张鸿敏,杨秀芹,王艳玲等.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7(8):47-48.DOI:10./cma.j.issn.-..08..

[9]陈玲.自制物理降温袋对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8):-.

[10]韩碧园,周丽丹.骨折术后发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6):-.DOI:10./j.issn.-..06.0.

[11]张鑫,张乐乐.不同温度酒精用于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5(22):-.DOI:10./j.issn.2-..22..

[12]毛君芳.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患儿的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14):-.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