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药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805/4440900.html题记:没有谁的生活全部是岁月静好,只是TA没把负重前行的一面展示罢了。但即便负重,前行的路上也总会有一束光照过来。单身永远都是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善良的人总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自己扛下所有。或许,以后也许会碰上那个“让我敞开心扉的人”吧。故事真实度%。
我,44岁,单身女中青年。
近几年,我经常问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细数数,来北京工作和生活已整整15年了。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时间漫漫,却已走了很远。而我,也并没有活成闪闪发光的样子。
15年北京工作经历:碰壁后的沉淀,幸运迟到但未缺席
年前后,老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工人们下岗情况较为普遍。当时,不仅经济困顿,思想的先进性、活跃度也都是很落后的。而我,在那年大学毕业了。
因为年轻、不谙世事,放弃了本可以接父亲班进国企工作的机会。但在后期找工作和工作的过程中不知道碰了多少鼻子灰。
怀着“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可能会多一点,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许会有不一样人生”的简单、朴素的想法来到了北京。
到北京后,我的工作才真正意义上和所学专业挂上勾。但是,并没有遇到薪火相传的引路人。更多时候,都是自己摸索,翻阅前期资料,请教本单位相关或不相关的同事,当然也包括非本单位的同行。业余时间,我一直在考各种证的路上。
算下来,这15年里我先后供职了4个单位。第1、3个单位分别供职了1年,第2个单位工作了9年,第4个单位工作至今。工作这么久,也只有目前供职的这个单位,让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稳定下来,心里有了归属感。对我来说,这些来的比较晚,但相较未来长路漫漫,也还算可以。
我必须坦诚地说,在先前供职的3个单位中,经常有种“正规*”敌不过“杂牌*”的感觉。我严谨专业的工作风格,在当时所谓的大环境下,有点儿格格不入。“自视清高,不懂变通”,大概就是那个阶段别人给我打的标签吧。我也经常反思,甚至一度怀疑自己。那种想逃离又无能无力的工作心境,一直贯穿始终。但人生总有得失,无论怎样我都心存感激。
四年前,我来到了现在的单位。恰逢公司准备上市,经常会加班到很晚,但未曾觉得工作辛苦。在这儿,我遇到了热情、工作严谨又专业、积极向上,也愿意分享的优秀同事。特别是我的工作被部门直属老大的肯定和信任,极大的提高了我对工作的热忱以及对公司的热爱。在这里的每一天,都会感觉自己身上有光,所做的每份工作都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每天都充满了无限的力量。真的是有种发自内心的“我愿为其做基石,去成就它未来所有辉煌”的澎湃情怀。
我的前半生:以亲身经历证明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我是那种典型的不听妈妈话的孩子。
爱美,是女生的天性。10多年前的冬天,多冷我都不穿毛裤。对妈妈苦口婆心的劝说也从未曾放在心上,这为我后来的生活发生根本性改变埋下了祸根。
十年前某个早晨醒来,发现自己的胳膊是僵直的,要慢慢活动起来才能伸缩自如。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后来渐渐的发现,从沙发上站起来时双膝关节都会有剧烈的摩擦声,去阳台晾晒衣服抬手臂时肩臂关节也会有强烈的摩擦声。
这我才意识到,我可能生病了。
医院后,最终确诊为类风性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系统疾病,且是不可逆的,俗称“不死的癌症”。
我开启了漫漫求医路。
西医认为,此病虽为不可逆,但是坚持服用西药,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至少不会出现进程式的发展,进而不会继续破坏关节。我将信将疑的开始了服用西药。
短短几个月后,我发现头发大量脱落,有的部位甚至不是一根根的脱落,是整片的脱落。我慌了,找医生说了我的用药反应。医生说可以调药,于是换了处方,医院时我并没有去药房拿药。
因为在此期间,我从一位朋友处了解到有一民间偏方可以彻底治愈此病,她的一位远房亲友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治好了,并且她的这位亲友本身还是一名医生。所以我深信不疑,我肯定也能治好。这个所谓的偏方就是蜂疗法,拿着蜜蜂直接往身上疼痛关节处蛰。
我通过网络搜索到京郊一个从事蜂疗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所。在查到具体地址后,我第一时间去了那里。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些病友,从初见他们的外在表象中,觉得自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的那些根本不叫事儿,心里似乎也隐隐的凭添了一份信心。
没去之前,我一直以为这种治疗方法就是单一的用蜜蜂治疗。去了之后才发现,还是需要配合打针和吃西药。第一次去就直接开了一个疗程(一个月)的药,花费了小元,这些支出都是自费。医生说一定要遵守医嘱要按时吃药,每周必须坚持来诊所蛰蜂,保证疗程的连续性才能有好结果。
既然有治好的可能性,我丝毫未迟疑,立马付了钱。
与打针吃药相比,最难熬的是蛰蜂的过程。每次去,都要进行无数次的心理斗争。那种钻心的疼痛,用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但即便再疼我都没哭过,并且坚持了数月。
从最初只能接受单次蛰10只,到后来单次可以蛰30只。病情到底有没有好,或者到底有没有得到控制,效果并没有表现得太明显。只因执念在心,一定会好所以我一直坚持着。
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儿,让我彻底离开了那里。那次,险些让我失去了生命。
蛰蜂疗法,有的人会出现过敏的状况,如果一旦出现过敏状况,没有及时用脱敏药的情况下,可能会是致命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即使你一直没有出现过敏症状,也会因为情绪的波动,间接的产生过敏状况反应。我,属于后者。
记得那次蛰蜂中途,接了单位一个非常令人讨厌的同事的电话,情绪有较大起伏。待我蜇完起床收拾东西想要离开诊疗室时,感觉身体非常的不舒服,脖子和后背在发烧,手所能触及到的地方起了很多凹凸不平、密密麻麻的大包。我让当时护士来看,她立即脸色慌张,并嘱咐我立即躺回床上别动,她去取药。待她回到我床边时,可能仅间隔了一分钟,我却已经身体抽搐,呼吸困难,五脏六腹好像都拧在了一起。在仅存的意识中,从眼角的余光处看见护士给我打了一针。大概5分钟后,我的身体症状渐渐缓解,医生让我再躺1个小时后才可以离开。
怎么说呢,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我虽然年纪轻轻,也算是从*门关走了一遭儿又回来的人,居然一滴泪都没流。
人们常说的有病乱投医,大致说的就是我这种吧。至此,我未曾再踏进此地半步。
在经历蛰蜂疗法后,我又分别尝试过针灸和火针的疗法,也没坚持多久。直至今日我还清晰的记得有次扎火针时哭了,是那种嘤嘤小泣。当时有听到身边的护士小声讨论说,她疼哭了。其实不是疼痛让我哭,是那刻想起了妈妈曾说过的话“有你后悔的那一天”。
再后来,只要听说哪里有这方面医治水平高的专家,我都要去试一下,但大多都没坚持太久。
直到遇到一位林姓的中医,才算安稳下来,不再乱跑了。初去时,那个阶段的我,已经到了看着楼梯抬不动腿的地步,身上好像绑了千斤重的沙袋一样,每走一步都艰难无比。在初服7副中药后,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和缓解。所以,我去找他看病看了多年。期间偶尔也会有疼痛和不适,但不影响整体状态,再到后来这位医生主动和我说,你可以停药一阶段试试。
彼时,我已在我供职的第2家单位工作了9年。这9年间不是没想过离开,但它是我在当时的那种身体状况下的最优选择。工作虽有不高兴和委屈,工资也不高,但是它给了我最大范围的时间自由,医院看病。如今我虽已离开,但无论走到哪里,何时何地,我都对当时的老板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之情。(停药后不久,我就离开了这个单位。)
离开后的前几年,身体偶尔不适,但也都能接受。时间来到年的春节,在刷碗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我不能弯腰,稍微有一点点的弧度,腰部的某个关节就疼痛难忍。于是我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去看了西医。
因为我的名字比较特殊,当时给我确诊的那名医生还记得我,了解了一下我这些年的看病经历,待核磁共振结果出来后,他说:“你一定很疼吧,不过还好,不要有太多心理负担,开始坚持服用西药吧,我们争取把这个病控制住,让它不再发展。这个病就是进程式的发展,今天你感觉身体很难受,明天又像没事儿人一样,你以为状态好了,其实并没有。它还在身体内部继续破坏着你的各个关节,反反复复,导致越来越重。”
因为疼怕了,遵医嘱我坚持吃药吃到了今天。医院开一次药,并且余生会一直这样。
我现在的状态看上去,依然是只要我不说,谁都不知道我有病。单位的一位小伙伴曾和我开玩笑说:“小可姐,你是我医院的一个。”
我笑而不语。
主旋律外的小插曲,总有一束光照亮我
这么多年,除了工作、考证、看病三大主旋律外,也有其它的小欢乐。
年,大侄子的出生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生活。我每周必去看他一次,每次看到他,都有无尽的快乐和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相亲的路上,也有遇到过优秀的人,并且尝试过交往。但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或多或少有些小自卑,没多久,就不了了之。他说“我总感觉走不进你的心里,你好像藏着小秘密。”我劝慰自己说可能他还不是那个可以敞开心扉的人。
生活的路上,也有过一段很搞笑的小插曲。年,有天早上在单位楼下餐厅吃早餐,对桌坐了一名小哥哥,他主动和我聊天,说他和我是一个办公大楼的,他在3层。吃完饭后,他说我们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