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蜂窝织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赤游丹丹毒中医辩证论治第二千六百 [复制链接]

1#
小孩得白癜风好治吗 http://m.39.net/pf/a_5270056.html


  赤游丹是以皮肤红赤如丹,形如云片,游走不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新生儿常见皮肤病。赤游丹又名丹*,或称赤游风、赤游火丹。

本病西医学称为丹*,发生于新生儿者称为新生儿丹*。由皮肤感染、脐部疾患或臀部湿疹等引发。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一般预后良好,少数可以出现*邪内攻的凶险病变。

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中已对赤游丹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作了详细论述,此后,《小儿药证直诀》、《丹溪治法心要、《医宗金鉴》等书均对赤游丹的临床症状及治法、方药有所记载,《外科正宗》则对赤游丹作了全面而精辟的论述。


  一、病因导致赤游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外感风热邪*,护理不善,皮肤受损,外邪乘虚袭人而致。此即《幼科铁镜?辨胎*发丹》所言:“此候由内有积热熏蒸,外被风热所感.”

二、病理.外感风热邪*,乘虚而入,客于血脉,搏于血气是其基本病理。新生儿肌肤娇嫩,邪客于血脉,迫血妄行,血流于脉外,则见斑片红肿,邪正相争则发热。发于头面者,多因风热火*为患。发于腰胯者,多兼肝脾湿热。发于下肢者,为湿热火*作祟.*邪若化火动风,内陷厥阴则见神昏、抽搐.


  一、诊断要点1.临床可见壮热,局部皮肤红肿、灼热、发硬、边缘隆起,迅速向周围扩大,边缘清楚,稍压退色。

2.化验白细胞增多,一般在20×/L以上,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占多数.3.血培养或化脓灶培养见链球菌生长。

二、鉴别诊断1.急性蜂窝织炎初起患处焮肿胀痛,皮肤灼热,红肿以中心部位明显,四周较淡,边缘不清。2—3天后,中心皮肤出现湿烂,或见褐色腐溃,约1周左右液化成脓.以手背、足背、臀部多见。2.急性淋巴管炎自手足部疔疮或皮肤破损处开始,见一条或数条红丝向近心端蔓延。发于上肢者,循臂的屈面,止于肘或腋下。发于下肢者,经腿的内侧,止于胭窝或股缝。


  


  一、辨证要点1.辨别常证赤游丹常证为风火热*证,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症状,无昏迷、抽搐等症。

2.辨别轻重赤游丹轻症患儿精神尚好,吮乳减少。重症患儿精神烦躁或萎靡不振,拒乳,壮热持续,甚而昏迷、抽搐。

二、治疗原则治疗赤游丹应以疏风清热解*为主要法则,邪*炽盛,窜入营分则应凉营泻火,邪*内陷厥阴应急于熄风开窍。 本病辨证应首辨热火*和湿热两类。因湿性缠绵,易形成慢性。 [风热化火]局部红肿如云片,发热,口干唇燥,舌红苔薄*,脉浮数。风热侵袭,热*化火,火壅血瘀,故见上证。舌红苔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证。以红肿、舌红苔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治法]散风清火解*[方药]普济消*饮加减 组成:牛蒡子15g,薄荷(后下)10g,僵蚕12g,生山栀10g,*芩10g,*连10g,板蓝根30g,银花12g,连翘12g,赤芍12g,丹皮12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大便干结者加生大*、元明粉;咽痛加玄参、生地。


  [肝脾湿热]发于腰胯肋下,红肿蔓延,舌红苔*腻,脉弦滑数。肝脾湿热壅于血脉。舌红苔*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证。本证以红肿蔓延、舌红苔*腻、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

[治法]清肝泄热利湿[方药]柴胡清肝汤或花斑解*汤加减 组成:柴胡12g,*芩10g,生山栀10g,龙胆草30g,生地15g,丹皮15g,赤芍10g,银花15g,连翘12g,车前子(另包)30g,生甘草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湿热化火]下肢胫足红肿锨热,痛如火燎,表面光亮,舌红苔*腻,脉滑数。脚湿气或小腿溃疡日久酿湿生热,湿热化火,火壅脉络,湿热薰蒸肌肉,血肉腐败,故见上证。舌红苔*腻,脉滑数为湿热化火之证。脚湿气感染而致屡次复发,日久形成大脚风(象皮腿),开始一年发1~2次,渐渐发作频繁,可数周侵犯一次。本证以下肢胫足红肿。舌红苔*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治法]利湿清热解*[方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组成:紫花地丁15g,,银花10g,连翘20g,赤芍15g,丹皮15g,川牛膝15g,赤苓12g,车前子(另包)30g,粉萆薢14g,生苡仁15g,*柏10g。水煎,每日I剂,分2次服。


  [胎火胎*]多发于初生儿,脐腹部红肿,向外游走遍体,疼痛发热,可发生坏疽,烦躁神昏,哭闹不止,舌质红绛,指纹透关穿甲。新生儿脐部创伤,热*内攻所致,舌质红绛,指纹透关穿甲为热*内攻之象,严重者可发生腹膜炎和败血症而死亡。以从脐部始,全身红肿,指纹透关为辨证要点。

[治法]凉营清热解*[方药]紫花地丁20g,鲜生地20g,丹皮15g,赤芍15g,*连15g,*芩15g,*柏15g,生山栀15g,银花15g,连翘20g,生甘草3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邪内攻]红肿迅速蔓延,势如燎原,壮热神昏,谵语烦躁,头痛,便秘溲赤,舌红绛,脉洪数。*邪炽盛,壅于脉络,甚则内陷,故见上证。舌红绛,脉洪数为*热内攻之象。本症以红肿蔓延、舌红绛、脉洪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

[治法]凉血解*[方药]清瘟败*饮加减 组成:水牛角(先煎)15g,生地15g,,丹皮15g,赤芍15g,*连12g,*芩10g,生山栀10g,连翘20g,知母20g,生石膏(打碎)30g,板蓝根15R。若神志昏迷者,加清心开窍之安宫牛*丸(1粒化服)或紫雪散3g(分2次吞);阴虚舌绛无苔者,加玄参、麦冬、石斛等。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并予补液及补充维生素。见有抽搐给予苯巴比妥、安定等止痉药。抽搐频繁,严重缺氧、合并脑水肿给予地塞米松,必要时应用甘露醇脱水。


  一、中药成药1.七味新消丸用于风火热*证。2.紫雪丹用于*传心肝证抽风频作者.3.安宫牛*丸用于*传心肝证高热神昏者。

二、单方验方1.板蓝根30一50g,水煎,分次饮服。2.金银花、玄参、紫草各15g,蝉蜕3g,每日l剂,水煎后分数次服完。

3.蒲公英、大青叶各15g,水煎,分次饮服。

三、药物外治1.丝瓜叶适量捣烂,取纱布蘸丝瓜叶涂红肿处,1日3次。用于风火热*证。

2.金*散适量,用大青叶煎水调敷患处,1日1次。用于风火热*证及*传心肝证。


  一、预防l。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臀部清洁。2.湿疹患儿或皮肤损伤者,应保持局部干燥,有破溃者,用4%*连水湿敷局部。

二、护理1.注意观察赤游丹面积及游走情况,防止出现并发症。2.高热患儿,应注意补充水分及维生素。3.如使用敷药后患处皮肤出现糜烂,应改用冷湿敷疗法。


  《圣济总录?小儿诸丹》:“论曰:风热发丹,古方谓小儿得之最忌,以其气血未定,肌肤柔脆,无以胜悍*故也。是以诸丹不同,其发无定处,俗又谓之溜,流走经络,散发肌表,如涂丹之赤,有法可剧,泄去*气,不尔,则丹*入腹近心即死。”

《外科正宗?小儿赤游丹》:“欲发之时,必先身热,啼叫惊搐,次生红肿,光亮发热,瞬息游走,发无定处……换如意金*散,用水芭蕉根捣汁调敷,甚者日换二次;内以大连翘饮、消*犀角饮、五福化*丹。*气入里腹胀坚硬不乳者,紫雪散下之。”《幼科铁镜?辨胎*发丹》:“此症由娠妇常浴热汤,或久卧火坑,或过食煎炒辛辣。其候丹发头面四肢,赤色游走不定。先用天保采薇汤表散,次用大连翘饮。”


  


  有关赤游丹的现代研究内容较少。针对新生儿服药不便,郑景岐采用家传秘方外用治疗,药用绿豆30g,*柏3g,轻粉4.5g,飞辰砂3g,各研细末,以生甘草3g熬水凋,用新毛笔蘸药涂患处,每日3—4次,重症辅以中药连翘、玄参、银花、丹皮、焦山楂、石斛、生地、薄荷水煎口服。临床使用有效。王均模自拟牛*败*散治疗例新生儿丹*,治愈例,具一定疗效,处方为西牛*0.3g,绿豆衣0.5g,生甘草1.5g,金银花3g,上药共研细末,匀分7包,每日1包,分2次服,7天服完。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四川大学成人教肓药学专业毕业,现高级中医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全球生态诗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