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英国脱欧成功,欧英双方实力严重削弱
1月1日凌晨,延宕数年的英国脱欧谈判终告结束。英国成为欧盟“邻国”,双方关系的激烈冲撞期正式开启。
英国脱欧成为欧盟成立以来最大灾难性危机,是欧盟冷战后系列矛盾和危机的集中反应和后果,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危机之一,更是国际局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容克在卸任欧委会主席时感叹:数年来,脱欧使欧英双方都受到极大纠缠,无暇他顾,寸步难行却毫无结果。欧盟谈判代表巴尼耶指出:脱欧使欧盟遭到削弱,更使英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岛;欧盟最大限度地捍卫了自身利益,英国因对欧贸易受限而损失更大。
当地时间1月6日,支持特朗普的示威者冲进国会大厦。图/人民视觉
二
总统选举引发暴乱,美政权交接成世界笑话
1月6日,本来是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举行联席会议确认拜登当选总统的日子,大批特朗普支持者涌入华盛顿特区,部分示威者暴力冲击国会大厦,两院联席会议被迫中断。众院议长佩洛西的电脑和主持会议的木棰被抢走。警察直接开枪,4名抗议者和1名警察死亡,名执法人员受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1月20日,特朗普利用最后时刻的职权乘机飞离白宫,避免与新任总统见面。美国政权交接成世界笑话。5月20日,拜登政府要求对国会山事件进行司法调查的法案在众院通过,在参院受阻未能通过。共
和党坚决反对民主党利用冲击国会山事件获取政治利益。政党利益和选票高于一切,任何事物都会蒙上“政党滤镜”。黎巴嫩驻联合国大使穆罕默德·萨法发表推文:如果美国看到了美国正在对美国做的事,美国肯定会入侵美国,以便从美国暴政的手中解放美国。
三
美继续利用俄绑架欧盟,欧洲安全形势难改善
3月10日起,因乌克兰在美国和北约的挑唆下不断挑衅,俄在与乌边境集结12万不同兵种的部队和重型武器及导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谁敢对俄动武将会永远后悔,不论谁企图撕咬俄,都将首先被敲掉牙齿。最后以乌退缩和乌总统泽连斯基提议与普京会晤而使形势趋于缓和。
进入11月以后,美不断炒作俄集结重兵“准备入侵乌克兰”,俄称之为“人为煽动的歇斯底里”。美第六舰队进入黑海,同时向乌提供军援,与英法等北约盟国举行军演,多次逼近俄边境。俄称并不惧怕北约,但坚决反对北约继续东扩,将对妄图测试俄防御能力的行为做出回应。12月7日,俄美元首举行“风险度最高的”视频峰会,重点讨论乌克兰局势和北约东扩等“全球战略稳定”问题。普京要求北约停止东扩和坚决反对在乌部署进攻性武器,绝不容许北约跨越这“两条红线”。拜登重申俄无权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反对俄“入侵”和必将对俄更严厉制裁,通过“前所未有的措施让俄付出代价”。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不敢也不会为乌与俄开战,而是通过加剧与俄紧张关系的系列举措,得以在欧洲驻军,达到为北约延续生命和对欧洲进行战略绑架的双重目的。
当地时间2月14日,航拍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仓。图/人民视觉
四
坚持核污排海,日本遭国际社会强烈谴责
4月13日,日本政府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引起国际社会极度不满和强烈谴责。福岛核泄漏是迄今全球发生的最严重核事故之一,也是人类和平利用核技术以来,对海洋生态环境直接造成污染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深远影响。
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指出,如果福岛核电站含氚废水排入海洋,将对周边国家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联合国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报告认为,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需持续跟踪观察。日方的做法极不负责任,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尽管美国的默许使日本可以胆大妄为,但福岛核电站废水问题关系到国际公共利益和周边国家切身利益。相关国家和国际社会普遍要求日方确保在各有关方共同参与下,有效避免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进一步损害。在同各利益攸关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启动排海。
五
中俄续约,树立大国合作共赢典范
12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召开年度记者会。普京表示,中俄两国各领域合作发展迅速,成果丰硕。新华社发
6月28日,中俄两国元首举行视频会晤。两国元首宣布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决定《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条约》确立的世代友好理念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契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在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发展遭遇多重危机背景下,中俄密切合作,为国际社会注入了正能量,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习近平主席曾应邀出席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将出席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两国元首的冬奥之约再次诠释中俄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的伙伴关系。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中俄致力于发展和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变,双方相互助力、相互成就的诚心不会变,两国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的初心不会变。双方将继续携手打造守望相助、互利共赢、民心相通、捍卫公平正义的典范。主流舆论一致认为,良好的中俄关系是世界安全稳定的压舱石。
六
中国消灭绝对贫困,举世惊叹伟大奇迹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函祝贺中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称这一重大成就为实现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描绘的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经验。
中国发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帮助他们实现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万人摆脱绝对贫困,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国消灭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更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板,举世为之惊叹。
这是7月24日拍摄的位于乌江源头的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七
美军仓皇撤离阿富汗,引发盟友激烈批评
8月15日,塔利班武装力量进入喀布尔,总统加尼出走。美军“支奴干”直升机飞临美国大使馆撤退美方人员,大批阿富汗人涌往机场,数人从空中掉落,上演了混乱加残忍的“喀布尔时刻”。8月26日,喀布尔机场遭遇自杀式爆炸,13名美军当场死亡,创美军入侵阿富汗后一天内死亡人数最高纪录,数百人死伤。BBC报道称,美军从高处对人群进行“无差别射杀”。
美军为保自身安全单方面行动仓皇撤离,再次在盟国引发“美国靠不住”的激烈批评。英国防长华莱士称之为决策失误,“基地组织”卷土重来导致阿富汗安全形势恶化,国际社会也将承担严重后果。但英国除了追随美国外别无选择。欧盟对美国深感失望。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认为“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存在根本性问题”,美从阿撤离是“改变世界的政治转折点”。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称之为“北约遭遇的最大挫败”。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之为“历史性转折”,强调世界只有一个共同敌人即恐怖主义。法德领导人一致认为“欧洲必须对自身安全负起更大责任”,建立人的欧洲快反部队提上日程。
当地时间8月16日,阿富汗喀布尔国际机场,数百人聚集在一架美国空军C-17运输机附近等候撤离。图/人民视觉
八
“奥库斯”小集团违逆潮流,法澳裂痕加深
当地时间9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以及英国首相约翰逊进行视频会议。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领导人宣布建立名为“AUKUS”的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图/人民视觉
9月15日,美英澳首脑视频峰会决定共组“奥库斯”(AUKUS)新三边安全伙伴关系联盟。欧洲盟国对“奥库斯”百思不得其解。东盟国家印尼和马来西亚激烈反对“奥库斯”,担心将在亚太地区引起新的军备竞赛,“奥库斯”小集团公然违反核不扩散国际条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反对声浪。
建立“奥库斯”是放弃年澳大利亚与法国签署的12艘潜艇建造合同,改由英国提供技术支持美国建造“更加适合澳战略需要”的核潜艇。法国对总额为亿欧元(亿澳元)的“世纪合同”被单方面撕毁深感震惊和愤怒。法国外长勒德里昂感到“被从背后捅了一刀”,召回大使“说明了危机的严重性”,强调此事将对北约新战略概念的制定进程产生影响。
法美元首通话后,又在意大利G20峰会期间会晤。拜登承认取消法售澳潜艇合同的决定“鲁莽”和“考虑不周”,向法国道歉。这是美国总统首次明确赞同建立欧洲防务,更是首次对一个盟国服软,间接承认了马克龙的欧盟领袖地位。马克龙强调,不能认为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那是错误的。欧盟要吸取教训,发展欧洲主权。“欧洲可以同传统伙伴和盟友进行友好合作,但也必须追求独立与主权。”
九
中美元首视频会晤,探索正确相处之道
11月16日,中美元首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主席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评价中美关系,强调指出:过去50年,国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未来50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习主席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处理中美关系三原则;大国担当、平等互利、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等四个方面的优先事项。中国实现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中国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拜登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中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对美中两国和世界人民都负有责任。赞同习近平主席所讲,历史是公正的,美中关系只能搞好,不能搞砸。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以建设性方式妥处分歧。
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具有直接影响,中美元首互动世界瞩目。美言行不一,焦虑感日甚,搞小团伙和“大国竞争”,企图阻挠中国的发展和统一大业,但绝难得逞。
十
新冠疫情反弹,美西方社会乱象加剧
当地时间12月27日,美国加州民众戴口罩出行。美国新增确诊超40万,医院不堪重负。图/人民视觉
11月以来,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激烈反弹,新变种病毒奥米克戎的传播性和致病性更高。人们对疫情趋缓和世界经济较快恢复的希望落空。联合国贸发组织年度报告指出,新冠疫情使世界各国20年的减贫成绩毁于一旦。国际货币基金会组织预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在年到年将达到22万亿美元。
“免疫鸿沟”的危害性不容低估。G7国家囤积的疫苗达6亿剂,因过期而销毁的疫苗多达数亿剂。美欧承诺通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年底前为92个最贫穷国家40%的成年人口提供疫苗,但行动迟缓,尚未达到允诺量的25%。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2月28日5时21分,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美欧感染和死亡人数急剧攀升,不得不紧急采取控制措施。由于美西方政客出于政党私利,抗疫政策时紧时松,错误信息误导民众,延误了本国抗疫效果,严重拖累全球。
西方乱象以美国为最。美国年枪支暴力致死超4万人,年很可能成为20年以来美国枪支暴力犯罪最严重的一年。
(撰稿:杨成绪,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原主任;孙海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邰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