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蜂窝织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史不应遗忘抗日英雄祁光远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842705.html

抗战初期,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距今八十多年了,有关这场战争的史料铺天盖地,汗牛充栋。我方主角李宗仁、张自忠、王铭章、池峰城及敢死队长仵德厚等等,不断长篇累牍地介绍、讴歌,以止国人耳熟能详。勿忘国耻、铭记英雄,这固然是好事,但那些参与指挥这场战役的重要配角,却总被他们的光环遮掩,无人提及,曾经的刀光剑影化为片鳞只爪,几段僵死的文字,只能蜷缩在国家军事档案浩如烟海的资料堆里默默无闻。

八十年代中后期,史诗巨制影片《血战台儿庄》的播放轰动全国、波及台湾,致使僵持三十多年的两岸关系解冻,大批老兵得以回乡探亲。据该片编剧坦言,创作影片剧本的初衷,是以时任五十九军军长张自忠为主角,表现他在民族大义面前摒弃前嫌忠心报国的凛然形象。但他们在查阅有关这段史料中,发现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遂拓展思路,以全景式的视角,浓墨刻画了几位抗日名将及无数英勇兵士,以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当时,张自忠将军为救援临沂城内危在旦夕的庞炳勋军团,不顾自身死伤严重(中下级军官阵亡八百余)亲率手枪营奔赴前线,并责令三十八师黄维刚师长痛击敌酋板垣师团于沂水北岸,一面令独立三十九旅祁光远旅长协助临沂城内几近不支的我军守将庞炳勋军团,并亲临刘家湖一线督战。祁旅长从军二十年来,素以刚毅果敢、机动灵活而闻名军中,在西北军任连长时即得冯玉祥赏识。经过庞、祁联手的惨烈拼杀,我军反败为胜,致使日军寸步难行,矶谷、板垣师团企图南北夹击我军的计划彻底落空且损失惨重(坂垣征四郎几欲自杀),最终迎来了临沂保卫战的胜利。捷报传来,蒋介石亲自致电嘉勉、李宗仁亦通电全国告捷,各大主流媒体更是淋漓尽致地渲染。此役确保了台儿庄大捷。

祁光远字德政,光绪二十九年()生于河南省西平县师灵镇小洼张村,兄弟四人居四为季,童龀之年便以聪慧伶俐冠乡里。身材魁拔而膂力超群;圆脸阔口其目光如炬。因其声如洪钟气质佳,民国二十四年二十九军军长兼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与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将军为向驻京日酋鹰扬军威而举行的部队检阅仪式,师长张自忠特推荐祁光远为阅兵总指挥。该活动获得巨大成功,膺受各国驻京使节、武官的一致赞誉。英雄莫论出身低!因其少时家贫,青年时期尝因饥饿难耐,与几个伙伴偷了邻村财主家的一头病驴充饥,被告发不敢回家,时值冯玉祥在漯河招兵,遂去投军。因在冯部表现优异而从士兵到连长不断擢升,二十一岁(时任连长)参加冯玉祥“北京政变”包围总统府,囚禁曹锟、驱逐末帝溥仪出宫。翌年七月被冯老总保送到前苏联基辅军校深造(与冯玉祥长子冯洪国一道),学习四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任冯部营长,参加蒋、阎、冯中原大战。

年,举世闻名的长城抗战爆发了。当时,日军在喜峰口遭到二十九军赵登禹旅长所部重创,不得已集结飞机、大炮、步骑兵万余人选择十公里外的长城另一处重要隘口罗文峪,企图突破(当时该关口守军仅有一营兵力)。国军指挥部侦得鬼子意图,急令距罗文峪最近的二十九军之暂编二师师长刘汝明率两个团、三十七师冯治安部一个旅、三十八师张自忠部的两个团共计六千兵力驰援。

祁光远作为张自忠将军最信任的骁将,亲率本部二二八团参,并兼任遵化城防司令。他刚到罗文峪便观察各处地形,胸有成竹。而后率领部队绕过黄崖口,占据有利地形,截击有两翼包抄过来的日军。两军很快接火,祁团与敌激战五小时五小时,毙敌四百余人。后因敌步炮联军蜂涌而至,只好退回阵地,将军旗插在阵地高处。霎时间日军步兵冲锋,炮兵开炮,飞机不停地倾泄炸弹,关口城墙被夷为平地。祁部官兵顽强抵抗,阵地失而复得多次。黄昏时分,师长刘汝明挥刀增援,我军士气顿时高涨,战至九点终将倭寇击退,整个阵地暂归平静。这一天激战,日军战死一千多人,我军因祁团长运筹得当,伤亡七百余。

第二天,不甘失败的日寇集结六千多人的步炮混合部队,继续向罗文峪发起攻击,隘口被炸得面目皆非,阵地几易。但忠勇旳二十九军(一部)指战员们精诚团结、同仇敌忾,战至傍晚终将敌寇击溃。鉴于眼下战局,(日军大炮、装甲车凶猛强悍,三十余架轰炸机伺机而动),张自忠、刘汝明两位师长和祁光远团长三人连夜商讨破敌对策。祁团长当年在太原、通州驻防时,曾训练出了一支“大刀队”,队员们各个身强力壮武艺高超,为对付鬼子刺刀而量身定制的“破锋八刀”更是出神入化。他们一致认为我军宜发挥自己擅长“夜战、近战、奇袭”相结合的优势,决定对鬼子采取偷袭。祁光远当即自告奋勇,请求亲自率队出征。两位师长认为他作为全团主帅,不宜亲为,应由其属下三营营长王合春挑起这副重担。

是夜,二百多名大刀队员,一人一把手枪、一柄四斤重大刀,外加五颗手榴弹,在王营长的带领下,呈扇形列队肃立,听侯张自忠师长的训示。一声“出发”令后,队员们精神抖擞,似猛虎下山。他们翻过几座山头,悄无声息地绕近敌营,先干倒哨兵,然后摸到敌人宿营的帐篷前,按照事先订好的每三人包揽一个帐篷里十二个鬼子的决定,摸进帐蓬,手起刀落,敌人头颅纷纷落地,不大工夫就有八十多名鬼子身首异处。梦中惊醒的鬼子顾不上穿衣,哇哇地叫着向外逃窜。叫声惊动了负责警卫的机枪班,一时间枪声大作,枪声又惊动了附近的鬼子。王营长命令大部分队员阻击救援的鬼子,剩下一少部随他消灭敌人的机枪班。他一人就打死了几个机枪射手,后被机枪子弹打中胸膛倒地,壮烈牺牲。勇士们与增援过来的鬼子厮杀,敌我双方交织在一起,致使鬼子的重武器丝毫发挥不了优势,我军官兵则越战越勇。后来增援的鬼子越来越多,危急之时,我援军赶到,他们齐心协力与敌人激战了一夜。这一晚我军虽有伤亡,但消灭鬼子近千人,光死在“破锋八刀”下的就有二百六十多。后来鬼子为了保住脑袋,还发明了铁围脖。

祁光远的二二八团二营五连连长叫冯子义,是王合春营长的结拜义弟,他慷慨上书请战,为义兄报仇。祁团长允准。黎明时分浓雾迷漫,冯连长带领一百多人的大刀队摸进敌营,如刀切西瓜般砍掉一百多颗鬼子头颅。战至中午,鬼子三十多架飞机低空盘旋,射杀我军,步兵亦乘机冲锋。

此时,刘汝明师座麾下李曾志团长率本部人马赶到。该团手枪队、机关枪队抢占有利地形奋力反击,敌我双方胶在一起,致敌人的飞机大炮毫无用武之地。战斗中李团长腿部中枪,但他不下火线,仍亲临前线继续指挥战斗(一九四二年他任29师师长时因腿部枪伤复发而捐躯抗日前线)。战到夜里十点,敌人又组织部队进攻罗文峪,我军顽强反击。刘汝明师长急令李金田旅长率一团翻山迂回敌军背后偷袭,争奈狡猾的鬼子吃够了我军善于奇袭夺命的大亏,早早就在阵地两侧布满机枪,看我军一到便枪炮齐发,该团损失惨重。紧急关头,祁光远团长率本部官兵似从天而降,旋风般从侧翼杀来。有的战士杀的性起,边砍杀边唱起“破锋八刀”口诀…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寒光闪处,倭寇成片倒下,杀得鬼子站不住脚跟纷纷溃退。这时,刘师长下令我军全线反击,将士们人心大振,挥刀持枪杀向敌人,漫山遍野都是我军的喊杀声!经过这番鏖战,罗文峪一线的几处隘口全在我军掌控之中,从此再不见鬼子踪影。日寇本以为罗文峪等几处关口轻易便可突破,而后向中国腹地推进,但事与愿违,偷鸡不成蚀把米,大败亏输。从喜峰口到罗文峪,凡是二十九军的防区,这些忠勇的原西北军将士,总是投桃报李,奉陪到底!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就消灭了五千多鬼子。

后因冷口峪的失陷,二十九军奉命撤离。临走之前,祁光远的二二八团全体官兵向着血染的军旗含泪致敬,有的伏身捡起地下一爿城墙砖片,有的包起一抷带血的土渣,霎时间哭声震天,响遏行云。

遵化城外罗文峪三日激战,在我军人数少、装备劣的不利情况下,仅以伤亡千余人的代价,竟奇迹般的战胜了各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不外乎这两种因素:我军广大指战员舍生忘死,各部亲密无间号令统一;指挥员亲临一线,部署得当。

一九三六年十月,祁光远被选送到南京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五期深造,并获颁四等宝鼎勋章。翌年七月全面抗战开始,被紧急调回原部三十八师,任张自忠师部手枪团团长。张、祁二人的历史渊源由此可窥一斑。

据传,长城抗战时期,祁光远和张自忠两家为邻,家眷之间相处融洽。

年七七事变爆发了,日寇在全国调兵遣将,距北平近在咫尺的天津首当其冲。当时,日本在天津陈兵十万,战机一百多架。我军在天津的驻军只有三十八师的一个独立旅和祁光远的一个手枪团,加上保安总队,全部兵力只有五千多人。

此时,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正在北平养病,副师长李文田立即召集独立旅旅长李致远、手枪团团长祁光远、保安司令宁殿武,成立临时指挥部,决定七月二十九日凌晨向敌发动攻击。并联名向中央军政首脑发出抗日通电:喋血抗日,义无反顾,誓与天津共存亡。

二十九日凌晨一点,我军士气昂扬,独立旅一部和保安队向鬼子占据的东、北车站攻击,一部向鬼子的飞机场进攻,另一部向鬼子驻守的兵营出击。至此,这场战斗打响了自全面抗战以来中国部队主动向日寇进击的第一枪!这在中国抗战史上是件值得重墨浓写的一笔。祁光远率领手枪团消灭了汽车总站的敌人后,留下少量部队守卫车站,又带领余部进攻鬼子机场。战士们先用大刀砍死日本哨兵,而后冲进机场,看到昔日不可一世的空中霸王,有的战士愤然用大刀猛砍,睡在飞机里的鬼子飞行员听到动静,慌忙驾着飞机就逃,战士急了就双手抓着机翼不放,被带到空中摔了下来;有的战士见大刀不好使,就用手榴弹炸,用火烧,使机枪扫,又打死了许多冲过来的鬼子,并炸毁了二十多架战机。进攻鬼子兵营的战斗颇为艰难,这里是鬼子盘踞多年的老巢,工事坚固,攻守自如,我军刚冲过来就遭到敌人机枪的严密封锁,猛烈扫射。他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终于占领了东停车场,但敌我双方一来一往,僵持不下。而夜袭日租界的战斗尤为惨烈,从凌晨一点到天亮,双方无数次的反复厮杀,中国军队终于从三面包围了日军守备部队,鬼子惶恐万状,忙发电报从北平调来关东军回津增援。眼看敌人重兵袭来,而我军却孤立无援(虽有津门各界群众的鼎力襄赞,但终不敌鬼子的枪炮铁蹄),再僵持下去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李文田只好命令所有参战部队和保安团向静海方向撤退整训。这场天津保卫战,经过十五个小时的激烈厮杀,终以我军的主动撤退而宣告结束。但三十八师(局部)官兵的那种英勇顽强的亮剑精神,激励着我军数百万将士不惧强敌不怕牺牲的抗战决心,对抗战全局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炎黄子孙前赴后继,终将倭寇赶出中国。

年十一月,张自忠的三十八师在河南省滑县扩编,部队番号为五十九军,张自忠任军长,祁光远升任独立三十九旅少将旅长。年春日寇进犯台儿庄,五十九军奉命开赴前线。祁光远配合守卫临沂的庞炳勋军团作战,战场上他适时主动出击,在刘家湖等地重创日军板垣第五师团,取得临沂大捷。台儿庄之战,祁旅长获颁中正剑一把。

三八年七月十九日,五十九军在河南省驻马店召开会议,将部队进行改编,祁光远任五十九军三十八师副师长(师长刘振三,一九七一年病死于台北)。此时,戎马倥偬的祁副师长终有时间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风光无限的少壮将军(时年三十五岁)一到家乡,便有许多年青小伙踊跃报名当兵,一个小小不足三百人的小洼张村就有几十名年轻人加入了三十八师。可怜在一九四O年五月的枣宜会战中,日寇截获并破译了总司令张自忠将军的军事部署电文,便在襄河一带调集重兵包围我军,致总司令壮烈殉国,这些一心杀敌的热血青年也全部英勇牺牲,尸首无存。眼见得昔日活蹦乱跳的伙伴们转眼间成了他乡孤魂野鬼(这些死难的烈士没有一人留下名姓,而且全部葬身异乡。一一笔者在村里走访多名健在的老人得知),祁将军痛心伤悼之极!张自忠壮烈牺牲后,原部群龙无首,上层派系林立,战斗力急剧下滑,多次受到陆军总司令部的严厉责训,后虽有冯治安将军继任,但终难孚众。在此期间,祁光远不断受到军事才能远逊于自己但善于投机的刘振三的排挤,心情抑郁,从此无意仕途。抗战胜利后国共逐鹿,他不愿卷入内战漩涡,遂与一九四六年十月解甲归田,赋闲畎亩。期间,因英雄声名远播,使方圆数十里内悍匪莫敢进村扰民。孰料在解放初期,全国各地大搞镇压、清算,他因为曾是国民党高级军官而遭逮捕。此案,当地政府未经立案审查、量刑,旋即于五一年二月被枪杀在距其村不足二公里的荒寨里。时年四十八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中国人民自屈辱的“九一八事变”之后,从长城抗战到台儿庄大捷,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喋血疆场,视死如归。他们是华夏脊梁,钢铁长城、民族之光,这种精神永远值得后辈缅怀、历史铭记!

(特别鸣谢:英雄抗战年代久远,文中部分节段引用抗战地史志专家资料,在此表示热忱谢意。鄙人因受报社友人之托,历史责任之召而草成拙文)

作者:祁发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