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常见终末期表现。肝脏在各种致病因素持续损伤下丰富发生纤维化,正常的肝组织被瘢痕和再生结节所取代,最终形成肝硬化。肝移植被认为是肝硬化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因供体不足,经费较高,免疫排斥等原因,大多数肝硬化患者并未选择肝移植。
近年多项临床数据报道了自体骨髓干细胞参与了肝功能的修复和重建。临床显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能迅速改善肝功能,且无副作用,患者预后良好等表现,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自体骨髓移植干预肝硬化的作用机制:
自体骨髓移植干预肝硬化的机制主要分为两种:功能性肝细胞的增殖和转化、通过旁分泌改善肝脏微环境;
功能性肝细胞的增殖和转化: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进入肝脏后,在微环境的刺激下一方面可分化为肝脏卵圆细胞,另一方面可直接分化为肝实质细胞、肝星状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成年人肝脏中卵圆细胞极少,主要分布在门静脉周围,处于静止状态,当肝脏收到致病因素刺激时,本身存在的肝脏卵圆细胞个新分化生成的卵圆细胞因为患者发生改变和细胞因子的刺激,可分化为肝细胞、胆管细胞等。
旁分泌作用:
自体骨髓干细胞进入肝脏后,不论是细胞分化还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都离不开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参与,这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可激活肝脏细胞,从而抑制星状细胞激活并促进其凋亡,抑制损伤部位炎症的效果细胞增殖和迁移等。
每种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各不相同,彼此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抗纤维化作用。比如肝细胞生长因子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加速肝功能恢复等作用。#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