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蜂窝织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威海市临港区用心用情绘就幸福民生底色 [复制链接]

1#

“瞧,医院,看病不用跑太远。”“路面再也不是坑坑洼洼了,出行方便、快捷多了。”“看着这老年食堂,我心里就暖乎乎的!再也不担心父母吃口热饭难了。”……近日,在临港区草庙子镇,居民们在“微心愿”“微需求”实现之后幸福感油然而生,并由衷地点赞。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一件件民生实事让草庙子镇的发展实绩更有“厚度”、民生答卷更有“温度”,广大群众不仅欣然阅卷,还纷纷打出了满意分。
  建起“便民服务圈”
  “生活事”家门口可办
  “现在走路不到10分钟就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我再走两三分钟去单位上班,真方便。”家住佳尚府小区的居民刘女士说。

佳尚府幼儿园是今年9月份开园的,在建成前,草庙子镇教育资源正面临着新一轮人口出生高峰带来的影响,再加上大量外来人口来此定居,原有的教育资源捉襟见肘。为缓解教育持续增加的压力,草庙子镇升级改造幼儿园、中小学校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按照“就近便利”入学原则,规划增设幼儿园4处,实现了学校之间的资源整合、师资队伍的有序交流,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都能上好学,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走进刚刚升级改造后的威海十四中,宽敞明亮的教室、装备完善的教学设施、干净整洁的食堂,为师生提供了更加舒适的教育教学环境。
  “一老一小”,是老百姓的牵挂,是全社会的
  “幸福食堂”是草庙子打造“便民生活圈”的真实写照。说起幸福食堂的好处,78岁的大东疃村村民李瑞琴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在食堂吃饭,走两步就到了,离家不远,孩子们从手机上就能看见,放心。”
  草庙子镇坚持高标准打造老年幸福餐桌,解决老人的午餐问题,也为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消除后顾之忧。目前已启动的老年餐桌筹建工作,对村里现有的日间照料中心、集体闲置场所等进行改造建设,确保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大东疃村的“幸福食堂”只是草庙子镇建设老年餐桌的缩影。如今,西李家夼、兴山、泉东村等,更多的老年餐桌正抓紧“上新”,建成了养老服务中心6处,实现农村老年“幸福食堂”全覆盖。“幸福食堂”以社区(村居)为依托,以便民服务为基础,专注为辖区老人量身定制功能服务,集日间照料、康复理疗、文化娱乐、上门服务于一体,是对“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这一社区养老模式的积极探索。
  孩子们笑了,居民更安心了,求职就业更简单了,创业成功了……在草庙子镇,*府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托起了老百姓“稳稳的幸福”,小镇处处充满幸福的味道。
  居民王美云对此感触颇深,她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王美云感慨地说,这几年镇上的变化挺大,老旧小区升级改造了,破损路面修好了,还安装了智能充电桩,健身广场和公园也多了起来,“大城市里该有的配套,我们这里也有了,很多事在家门口就办了,不用跑那么远,很方便。”
  “绣花功夫”美化环境
  老百姓心里更舒坦
  如今,走进正棋社区休闲广场,一派幸福图景:孩子们在儿童游乐区追逐嬉戏,旁边的健身广场上,老人们伴着欢快的舞曲,踏出优美舞步。
  随着小区绿化、停车位增设等工程接近尾声,原本拥堵的小区道路经过加宽后畅通了,小区的空地经过有机更新,已成为居民“新宠”。“每天都有新变化,绿化也更好了,特别是最近晚上没啥事,出来跳广场舞特别方便,感觉现在生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居民宋修芬不禁感叹。

“你看看,我们小区有充电桩了,挺先进的。”“停车位增加了,不用愁停车难了。”“路灯更亮了,晚上出来遛弯更方便了。”“环境更整洁、更美了,生活也更舒适了。”……社区里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热切地说着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幸福新生活。
  “以前的环境不比现在,尤其是下雨、下雪的时候,路面坑洼不平,一有车经过,脏水就溅到行人身上。现在*府修了路,我们很满意。”谈起如今的居住环境,居民丛日亭高兴得合不拢嘴。
  为了更好地收集民生问题,草庙子镇开展了大走访活动。考虑到群众白天上班家中无人,还专门增设“夜访”环节,并为群众发放*策明白纸及宣传页等。面对面了解群众需求,广泛听取和征求群众对所在农村、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收集第一线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
  经过多次居民大走访征求建议和意见,草庙子镇在民生领域,明确了“服务优质”的改造目标和“要素集约+社区服务”的建设思路。根据辖区老旧小区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改造计划,因地制宜推进老旧小区环境提升改造,修整老旧小区绿化带,增加公共绿地、休闲广场等公共空间,畅通消防通道,合理增设停车位、无障碍通道、充电桩、健身器材、百姓大舞台、儿童娱乐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今年以来,草庙子镇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作为重大民生项目积极推进,一批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仅正棋花园小区车位就增至余个,路面硬化达到平方米,新增充电桩个,以往基础设施简陋、使用功能不全等问题正在得到改善。
  家门口有了“大医院”
  医疗服务送到炕头上
  “您的血压有点高,平时饮食要多注意一点,尽量清淡一些。”近日,草庙子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第三团队的家庭医生们带着血压仪、血糖测量仪、听诊器等来到嘉和社区居民马翠芝家中,进行上门健康随访和家庭巡诊。
  草庙子镇的家庭签约医生对辖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患者等慢性病和患有其他疾病的特殊人群随访实现全覆盖,并对全区健康帮扶对象实现了%签约率和履约率。通过随访,签约医生不仅宣传和落实了健康帮扶*策,还提供了精准到人的医疗卫生服务,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一对一”健康诊疗和服务。

年,草庙子镇成立11支家庭医生团队,草庙子镇家庭医生王丹作为第5团队队长,带领团队4个人分管下庄、郭家庄、垛岭、南郭格、毕家庄5个村、多人的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们主要负责慢性病、老年人、特殊家庭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和指导,除了定期随访巡诊,签约者有什么健康方面的问题和需求,都可以电话联系我们,我们会帮助解决。”她说。
  除了有家庭医生上门看病,草庙子镇还积极克服环境制约,努力改善现有诊疗环境,及时更新充实医疗设备。
  “今年冬天,我身体不舒服,怕患上了血栓,医院做CT检查一下。以前都医院,现在好了,医院也能做了,镇上把先进的医疗服务送到了我们的‘炕头’上。”祥和社区居民宋女士感慨地说。
  “看病难”是人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之一。草庙子镇紧扣群众健康需求,不断完善医疗卫生配套建设,高标准建成面积10万平方米、容纳医院。增设乡镇卫生院CT设备,新建及改建标准化农村卫生服务场所8个、社区卫生服务场所3个、卫生服务巡诊点12个。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草庙子镇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动变化。基层医疗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让越来越多的居民收益。
  “年轻时候不注意,落下了关节炎的老毛病,一直都在医院调理,现在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蒋家庄村村民张启兰来到草庙子镇卫生院办了住院手续。说到在“家门口”看病的原因,老人说:“医院,环境好、设备也新,医院比一点不差!”
  翻开草庙子镇基层医疗服务的“成绩单”,也就理解了居民的就医选择:从印象里两条凳子一张床、破旧桌上开处方到现在持续升级的设施设备;医院看病不知道去哪个科室挂号,到生病时家门口就能解决;从一些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药品紧缺,到现在的药品种类齐全,还能进行医保报销……这些贴近民心、顺应民意的变革,让百姓就医看病既放心又舒心。
  多彩文化活动
  老百姓日子“热腾起来”
  社区的书房里,居民可以免费看各类图书;文化广场上,群众纷纷跳起自己喜爱的舞蹈;文艺演出中,庄户剧团的演员们身姿优美、尽展才艺……在草庙子镇,这类由*府送文化、居民群众乐享其中的“文化惠民”活动已成为一道别样风景。
  “几乎每天都来社区文化中心,这里有老师专门指导我们排练,居民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了,通过跳舞,我一个老年人也逐渐融入其中。”说到这些,嘉和社区居民林治兰的脸上满是笑容。
  社区建设的多功能文化活动室是学生们节假日最爱去的地方。“文化活动室没建成的时候,孩子们一到周末和假期,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家长还得时时刻刻盯着。自从社区有了文化活动室,孩子们像换了个人,每逢周末都要问我,社区这次有什么好玩的活动,没活动的时候也去看看书。”嘉和社区居民林乐同高兴地说。
  农村的各种文化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今的草庙子镇,村村有队伍、月月有演出,送戏下乡活动更是活跃于百姓大舞台和田间地头。一首首歌曲、一支支舞蹈、一张张幸福剪影,构成一幅高品质文化生活画卷。
  12月14日,走进草庙子镇林泉社区,这里的京剧协会在进行着一场京剧表演。演出中,一句句感*恩颂*情的深情话语,赢得台下群众阵阵掌声。
  谈及送戏下乡,草庙子镇京剧协会会长王贵义脸上显露出不一样的神采,“我们在表演同时,还会结合当下本土特色,创作新的剧本演给群众看,很受观众欢迎。”
  今年以来,草庙子镇联合各级文化组织,开展惠民送戏下乡活动近场,涉及全镇20个农村,不断为群众送去一道道精彩纷呈的精神文化“大餐”。草庙子镇在文化惠民方面,找准了群众口味,丰富了文化活动新形式,紧紧牵住“文化惠民”这条线,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文化植根基层、服务基层,让更多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草庙子镇还积极推进“小而美”公共服务空间建设,目前建有1处大中型文化场馆、1个文化站、1个文化广场、26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一项项暖心成就、一个个民生亮点,多角度展现草庙子绘就幸福民生底色所做的努力。
  从群众真心实意的赞誉,到草庙子镇20个村庄6个社区的蜕变,再到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文体生活、加强基础教育、做好基层医疗的一系列探索,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Hi威海客户端记者刘义岚邢瑜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